-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的结构 原子物理发展史 初期理论的实验基础 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的核式结构 (卢瑟福模型) 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核外的电子结构 原子核的结构 Thank you! 原子物理发展史 1. 古希腊哲学家提出原始的原子学说,该学说认为物质是由简单、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所谓“原子”构成的。 2. 1666年,牛顿发现光谱,后来这方面大量资料的积累成为探索原子结构的重要依据。 3. 1808年,道耳顿阐明化学上的定义定律和倍比定律,提出“道耳顿原子结构”,开始原子学说的门径。 原子物理发展史 4. 1883年,法拉第电磁感应的提出,显示了电的基本单元的存在。 5. 1885年,巴耳末发现氢光谱线系的规律。 6. 1887年,赫兹发现光电效应。 7.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8.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 9. 1897年,汤姆逊证明电子的存在。 10. 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的基础上,提出量子论。 原子物理发展史 化学已经阐明各种物体是由元素构成的,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元。化学方法,可以证明原子的大小和质量。 11. 1907年,汤姆逊提出“面包”式原子模型。 12. 1911年,卢瑟福提出并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13. 1913年,玻尔理论发表。 14. 1925年,量子力学建立。 玻尔假设 量子化条件:在原子内部存在一系列稳定的能量状态,当原子处在任一稳定能态时,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虽有向心加速度,也不向外辐射能量。而且只有当电子的角动量等于h/2π整数倍的那些轨道才是可能的。 频率条件:当原子发生跃迁时,将发射或吸收光子。 n=1,2,3,… 氢原子的电子轨道 氢原子能级(-13.6,-3.40,-1.51,-0.85,-0.54eV) 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轨道半径与n2成正比 能量的绝对值与n2成反比 电子在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的能量状态称为原子的能级。是电子与核结合成原子时,能量的减少值。 任何时刻,一个原子中实现的只是一个轨道的电子运动,原子只具有与这运动相对应的能量,也就是只有一个能级。 结合能:移走原子中的轨道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叫做这个电子在原子中的结合能。 结合能的负值是什么?二者关系? 激发能:处于基态或低激发态的氢原子与具有一定动能的外来电子碰撞,使氢原子发生跃迁,那么外来电子传递给氢电子的能量称为激发能。 电离能:原子从基态激发到n=∞的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An atom is completely specified by the formula , where X is the chemical symbol for the element, A is the mass number, defined as the number of nucleons (neutrons and proton in the nucleus), and Z is the atomic number, denoting the number of protons in the nucleus (or the number of electrons outside the nucleus). 原子核结构 根据在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不同的比例,把原子分成以下类型: ①同位素(isotope):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②同中子异核素(isotone),有相同的中子数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原子核结构 根据在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不同的比例,把原子分成以下类型: ③同量异位素(isobar),有相同的核子数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④同质异能素(isomer),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只是能量状态不同,例如, (m代表高激态)是 的同质异能素 原子核结构 中子和质子以某些方式的结合可得到比其他原子更加稳定的原子核。例如,在低原子序数范围内,稳定的元素通常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质子数。然而当原子序数超过了20,稳定原子核的中子质子比变成大于1,并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主量子数n是决定原子能级的重要因素,而角量子数对应的s、p、d、f、s、h等对原子能级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电子壳层(主量子数n)和亚层(角量子数L)决定了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即原子能级。 (一)空间量子化 3.磁量子数mL 由于原子是立体的,各种轨道平面的空间应有一定的取向。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原子的轨道平面的空间的可能取向也是不连续的。 在角量子数L确定后,其量子轨道平面可有(2L十1)个不同的取向,这些轨道的量子数用mL表示。 (一)空间量子化 4.自旋量子数ms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除公转外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