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莩JI=。拜右 2005~ 11期
· 经 济 学 管 理 学 ·
冲突与合作:
博弈论在社会经济问题中的应用与发展
— —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介
◎ 温思美 谭砚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 ·奥曼和托马斯 ·谢林及其主要学术贡献,讨论
了博弈论的发展概况,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基本 内容、演变过程及其在解决社会经济重大问题 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诺 贝尔经济学奖 冲突与合作 博弈理论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 (2005)11-0013—07
200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具有以色列和美 国双重
国籍的罗伯特 ·奥曼 (RobertJ.Aumann)和美 国经济学家托马斯 ·谢林 (ThomasC.Schelling)分享 了本
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 “通过博弈论分析而增进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罗伯特 ·奥曼 1930年6月生于德 国的法兰克福 ,1950年毕业于纽约大学并获数学学士学位 ,1952年和
195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分别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和数学博士学位 ,现任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理性研
究中心教授 、纽约州立大学斯坦尼分校经济系和决策科学院教授 以及以色列数学俱乐部主席 、美 国经济
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等:托马斯 谢·林1921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1951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
学博士学位,他是马里兰大学经济和公共政策学院的教授 (荣誉退休),同时也是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
教授 (荣誉退休)。_1]
实际上,早在1994年冯 ·诺依曼和奥斯卡 ·摩根斯腾合著的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这一奠定现代博弈
论基础的巨著诞生50周年之际.在最具竞争力的6位候选人 中。除获得当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学
者纳什 fJohnNash)、泽尔藤 fReinhardSelten)和豪尔绍尼 fJohnHarsanyi)外,还包括当时以微弱优势落
选的奥曼和谢林。而继非合作博弈领域授奖之后,合作博弈领域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博弈论 中的下一个获
奖热 门领域 ,在以上三位博弈论学者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1年后 ,经济学领域 的最高荣誉再次
垂青博弈论 。
在现实社会 中,为什么一些个人、组织、团体和国家在促进合作方面取得了成功,而另一些却遭受
着冲突的痛苦?这些正是罗伯特 ·奥曼和托马斯 ·谢林建立的博弈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一 、 博弈论的发展概况
战争和冲突是人类灾难 的主要源泉,合作是构建繁荣社会 的先决条件 。长期 以来 ,社会科学家们一
作者简介 温思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谭砚文,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
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 、博士后 (广东 广州,510642)。
13
维普资讯
直试图理解冲突与合作的内在原因是什么。20世纪中叶博弈论的出现为从根本上领悟这一问题提供 了一
个全新的分析方法 ,尤其是为研究者提供 了能够使用严密的数学工具加以分析 的研究方法 。一般认为 ,
博弈论的建立是 以1944年冯 ·诺依曼 (VonNeumana)和摩根斯坦恩 (OscarMorgenstern)所撰写的 《博
弈论和经济行为》 (TheTheoryofGamesandEconomicBehavior)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的。1994年诺贝尔经
济学奖得主约翰 .海萨尼 OohnC.Harsanyi1、约翰 ·纳什 (JohnF.NashJr.)以及德国人莱因哈德 ·泽尔腾
fReinhardSehen)为博弈论增添了许多新观念和见解 ,大大提高了非合作博弈理论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其中最主要的概念是纳什均衡 (NashEquilibrium)。所谓的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组策略组合:如果每一
个博弈方的策略相对于其他博弈策略来说都是最优的话 ,那么这些策略组合就构成了纳什均衡。海萨尼
证明了这一概念可以推广到不完全信息博弈 (也就是每一个博弈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