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阶段养老保险对个人储蓄影响的实证研究
李鹏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
E-mail:lpwangyue@163.com
摘 要:费而德斯坦(Feldstein )、戴维斯(Davis )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养老保险制度的实
施将会对国民的储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国民储蓄率偏高,
进而导致的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已经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预先对这种影响进行研究,避免其对国民经济可能造
成的负面效应,实现制度的预期目标。本文正是基于上述思考,利用 1990—2006 年的有关
数据对这种影响进行的一次实证研究。
关键词:养老保险,国民储蓄,影响,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号:A
1. 引言
伴随着“科学发展观” 的贯彻实施,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了长足
的发展,02—05 年,养老基金年均递增 18%,截至2005 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
50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6%,其中征缴收入 4312 亿元,增长 20.3% 。各级财政补贴基本
养老保险基金 651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 544 亿元,地方财政 107 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 40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4%。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041 亿元。1
而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民储蓄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和较大的规模,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显示,截止2006 年,城乡居民储蓄已高达 16
万亿人民币,以当年人口 13.14 亿计算,城乡居民人均储蓄 12297 元,城乡居民储蓄占到了
当年 GDP 的近 80%,1991—2006 年,人均储蓄平均发展速度达到 17%。
居民储蓄率是国民财富的一种漏出,他的直接表现就是国内消费不足,内需的不足会导
致产品的挤压,从而抑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生产不能发展、创造国民财富的源泉就会枯竭,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过高的个人储蓄率对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而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来看,与不少人的主观臆断相反,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不会
导致国民储蓄率的下降,反而会导致国民储蓄率的上升,因此,从中国国民储蓄率已经很高
的现实情况出发,我们必须提早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了解其现状,防止其对国民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
1 资料来源:2005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事业发展公报
/tjgb/qttjgb/qgqttjgb/402329458.htm
-1-
人均储蓄发展速度(86-04)
0.5
0.4
0.3
0.2
0.1
0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图 1 居民储蓄发展速度示意图
同时,进一步的讲,我们还需要思考通过养老保险制度来释放巨额国民储蓄,扩大国内
需求、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现实可能性。
2. 相关理论综述
2
美国学者费尔德斯坦(Feldstein ) 早在 1974 年就对养老保险与国民储蓄的影响问题率
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用“财富效应”和“退休效应”两个概念对这种影响进行了系统化的阐
述。所谓“财富效应”就是指:由于养老计划的建立为人们退休后的生活积累了比较充足的财
富,因此人们不再需要在工作时就预先通过个人储蓄来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准备,从而直接导
致国民储蓄的下降。与之相反,所谓“退休效应”就是指: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赋予了人
们在退休后获得生活保障的权利,而这种权利的存在将诱使劳动者选择提前退休,但为了保
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至下降过快(一般说来,替代率都是小于 100%的),人们还得在工
作期间进行储蓄,因此,这种工作年限的缩短就会迫使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药理药化荔枝草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pdf
- 基因工程菌表达效率对细菌总蛋白和包涵体中目的蛋白含量的影响_薛爱群.pdf
- 药消痤霜对兔耳痤疮实验模型的干预效果.pdf
- 一二磷酸果糖对疲劳性游泳大鼠自由基和血尿酸,血肌醉代谢的影响.pdf
-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与人白细胞抗原相关性的探讨.pdf
- 基于科技创新人才信息平台数据挖掘的科研能力评价模型研究.pdf
- 基于跳跃_扩散过程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三因素模型.pdf
- 极谱法联合测定反应堆回路清洗液中的Fe、Co、Ni、Cr.pdf
- 加勒比巨灾风险保险基金的运作及其借鉴.pdf
- 间接代理制度研究_以_合同法_第402条与第403条为中心.pdf
- 香蕉束顶病毒海南分离物DNA组分的克隆及序列分析.pdf
- 肖国祥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串讲(4)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管理19页.pdf
- 硝酸甘油耐受与氧化应激和3_4_5_6_四羟基_酮的治疗作用.pdf
- 小波奇异性检测理论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pdf
- 小单孢菌40027菌株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pdf
- 锌离子调节皮质酮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pdf
- 新型保护层对自保护膏剂渗硼效果的影响.pdf
- 新型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MgO薄膜的研究.pdf
- 1打印-高能球磨法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pdf
- 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波动——兼论管理会计信息披露的市场效应.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