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寂寞 梭罗 复旦版《大学语文》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译序: “《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享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徐迟 寂寞 在梭罗看来,向宁静靠近的最好方法是寂寞。寂寞是最好的伴儿,因为寂寞帮助你思考,引导你去认识自己。也许只有在寂寞中,人心才能宁静下来;只有宁静下来了,人才会去思考自己;而只有思考了,他才可能认识自己。 思考以下问题 寂寞“”是指谁的寂寞?为什么远离社会生活的梭罗没有感觉到孤独和寂寞? 而且,在我看来,或迟或早,每一个作家都需要能以简洁而又严谨的笔触,描绘他自己的生活,写得应该如同遥远的家乡寄给亲友的书信一样,而不仅仅是转叙道听途说的他人的生活。我感觉一个人若能生活态度严谨,他必定是生活在遥远的异乡了。随后的这些书页,对于贫寒的莘莘学子,或许特别适合。至于其他的读者,我想他们自会从中各取所需。我深信,没有谁会强行去穿尺寸不适的衣衫,只有恰如其分才是最好的需求。 ——梭罗《瓦尔登湖》之《致本书的读者》 梭罗是个哲学家(真的?),其文中漫布着哲理思想。并不是直接讲出,而是以事例作引,再导以比喻。比如:“谁也不会强行去穿尺寸不适合的衣衫。”我觉得就是在说:“这本书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只拣自己有用的看就好了。” 跳出内容,我很佩服梭罗能够一人独居两年之久。换作我肯定不可能在没有什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坚持下去。我爸成天吵着要去逍遥,我说:“你肯定抗不过1个月,这还是保守估计。”再想想看,时代背景不同,现在这个声色犬马之中,想耐得住那一份寂寞真的很难了。 ——奥怡然 我在林中居住,因为我希望生活得从容一些。只面对基本的生活事实,看看是否能够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东西,而不要等到死之将临时发现自己没有生活过。我不希望过不是生活的生活。活着是这样珍贵;也不希望过退隐的生活,除非必需如此。我想要深深的生活,吸取生活的全部的精髓,过坚强的、斯巴达式的生活,除去一切不是生活的东西,刈出大片地带。仔细修整,把生活逼入困境,降到最低的地位。如果证明生活是平庸的,那么就把它全部的、真正的平庸之处认识清楚,公之于众;而如果生活是崇高的,那就去亲身体会它,然后在我的下一次旅行时给以真切的记载。 ——《瓦尔登湖》 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你是怎么看待的? 名作欣赏 寂 寞 作者: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    寂 寞2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寂 寞3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寂 寞4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