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渡舟講傷寒論錄音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劉渡舟講傷寒論錄音整理 中醫診病的方法,叫做四診,望聞問切。四診當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脈之診。望色、切脈,這個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觀查它的變異。人病了,必有反應,一個是從脈上,一個是從色上,而有所不同。醫生就根據反應的不同,還了疾病、臟腑不合的情況。 但是,色與脈必須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準確性。因此,除了色之外,還要用指診治法。色脈結合,可以萬全。 現在我們當醫生的,查色、切脈,還講究,但是比較粗線條的了,不細,不細微。病人來了,人的胖瘦、臉上發紅、發黃,我們也看一看。但是,這是很不夠的,這些都是粗線條的。鬱微,就是到了很細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機。宋邵康節一個話,知機,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機了,這就有點神了,先知先覺。實際上不是這樣,知機了,事物剛一萌動,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觀止裏有一句話,礎潤而雨,月暈而見,見微知著,見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當醫生辨色,就是要知機,他有一點反應,醫生的眼睛絲毫不爽,就看出來,就知道病情的情況了,就知道了。但是色與脈要結合起來,這樣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課我們講的就是色脈結合診病的方法,講了三條。我們講了,色莫知真。因為色脈結合了,我們才能洞悉病情。舉了三個例子,恐在氣血下,而脈細,而面白。脈細面白,氣血不能向上,恐在氣下,氣血行於下,而不注於上,所以才脈細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氣餒了,心氣不足,心就虛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無定,脈就浮了,浮者,氣散於外,氣不擾了。人無精液了,脈就澀了,唇口乾涸,脈澀是切診,唇口乾燥是望診。舉例是說明,人的情志的變化,影響氣血,能反應於人面,人的面色、脈色有變化。有了疾病了,也影響人的臟腑氣血,人的面色,脈博也發生了變化。所以色與脈密切結合在一起,來判斷人的疾病、情志的變化,是很科學的。 所以,我們讀書就有所啟發,這短短三條,字並不太多,張仲景就是告訴我們,臨床看病的時候不要淨切脈,還要望色,脈與色、和他的神態要結合起來,來反應臟腑氣血榮衛的情況。所以說辨脈法,並不是辨脈的,結合望色的。如果從這三個例子,我們重視了,色脈之真,重視了人的情志的變化與氣血的關係,人的疾病的變化與氣血的關係,我們就收穫無知處。我們讀書要有所收穫,有所得,有所用,這樣在臨床上提高了我們的水平。古人不能一個一個都說出來,舉一反三,由表及裏。如果人怒了,怒髮衝冠了,脈是細的,面是細的嗎?因此,面是紅的,脈是洪大的。這你就要推理啊。如果人慚愧了,面一會紅一會白,叫人看到心神不定,那人沒什麼事呢? 下面又講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個是舉按尋的指法,切脈有舉按尋,有三菽六菽九菽12菽這樣的輕重之分,來候五臟之氣。脈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們一般切脈的方法,叫浮中沉,所以要先從三菽開始。這叫常規。我們現在有些學生沒受過常規的訓練,切脈的時候,一下子就按下去了,中醫你要先輕取,你得先看它是肺脈啊,看看是不是有表證,有外感。浮取沒有才中取,然後再沉下去,所以叫浮中沉,舉起來,按下去,叫尋,最後才推筋找骨。脈有浮中沉就是人有下中下三焦。浮就是看上焦的病,是表,按就是脾胃,尋就是肝腎了。指法,辨脈篇就告訴我們了,切脈的方法由輕取來候脈,候之不得然後向六菽,然後至骨,這樣循序漸進,來候五臟之氣。這就是知識,是理論,這也有手法,指法。我學了辨脈篇了,學到了什麼了?這就是收穫,就是能耐。指法,應該由輕而重,由上而下,一點一點地往下來。 下面講的就是寸關尺,講三部脈,再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這就是寸口脈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關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與內經講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 三部九候裏最主要的是講腎脈、根脈。脈講胃神根,脈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脈要無根,人就危險了。所以“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跳兩下的,)者,腎氣也,反應還有腎氣,腎氣沒絕。“要見損脈來至”,脈 來的很困難了,不是再舉頭了,跳一下的,“為難治”,這病就不好治了。這裏突出了根脈的意義。這就是上次課的基本精神。 要掌握了這一部份內容,要指導我們診斷。這就是提高了我們的水平。這裏有理論有手法,有判斷疾病的方法。不要因為這麼點書,看長了就沒意思了,那就錯了,我越琢磨越有意思,得琢磨,得體會,才能體會出精神。 下面講27條,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謂也?師曰:水行乘水,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木,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這一條是論脈有綜合縱橫順逆之變,以測病之輕重之理。用縱橫順逆來測病輕重之理。縱橫順逆,這四個字。相乘,就是互相加臨了。縱,就是放縱,放縱他的勢力,無所顧忌,縱其力,來傷害正氣。水克火,如果無制,就是放縱,因為氣在盛了。橫者,乘勢妄行,無所忌憚,火行乘水,火是怕水的,但火的勢力太大了,不但來克金,反倒來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