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疆 自治运动中的地方传统
与国家政治
以2O世纪3O年代的三次 “康人治康”运动为中心
王 娟
[摘要]20世纪30年代,在位于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康巴地区发生了三次由本地精英领导、以 “康人治康”为口号
的自治运动。文章从运动领导者的背景、经历、运动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和诉诸的合法性基础,以及地方社会对
运动的反馈等几个方面对这三次运动进行了分析,重点是考察这一组发生在边疆地区的自治运动背后的动力
机制。研究发现:三次 “康人治康”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自治”运动,它们的动因并非源 自地方社会的内部
诉求,而是由走 出地方社会 、掌握了现代政治话语、在国民政府的中央机构中任有官职的 “新精英”发起的,运动
的目标则是与主政康区的地方军阀刘文辉争夺地方统治权。这些 “新精英”的政治抱 负与地方社会的政治传统
并不协调,因此并未获得地方势力的支持,但却与国民政府欲翦除刘氏势力的 目标相一致,并进而具有了国家
政 治层 面的意涵
[关键词]康人治康;川边康区;格桑泽仁;诺那事件;刘家驹;巴安事件;班禅行辕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3)12—oo25—06
基金项 目: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民国时期我国西北地区政权建设和民族政策演变研究”(2009JJD840002)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娟 (1979一),女,辽宁沈阳人 ,北京大学中国史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边疆研
究。北京 100871
2O世纪上半期,中国经历了从传统王朝向现 一 、 逊清以降的地方 自治话语
代国家的重大转型,边疆地区的政治整合与族群 辛亥革命后的30年间,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
互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维度。在这一进程中,现代
系列 以 “自治”乃至 “独立”为 口号的运动。这些
“民族”、“民主”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传人 中
运动可以粗略地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中国内
国,并进人边疆少数族群的知识结构和思想体系。 地短暂出现的一股以“联邦制”的方式构建现代中
这一新的时代特质与边疆社会的传统结构、国家 国的潮流。在革命派聚集的广东、湖南等地,“粤
层面的政治博弈相互作用,使得中国边疆的政治 人治粤”、“湘人治湘”的口号纷至提出。在这些事
进程呈现出一幅复杂 、多元的图景。 件中,“地方 自治”与民主、民权等现代政治概念联
2O世纪30年代,在毗邻西藏的川边康区 发 系起来,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 “中央集权制”
生了三次以“康人治康”为旗帜的政治事件,为理 的国家想象方式。
解上述图景提供了一组值得关注的个案。本文将 第二类是在边疆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具有分离
对这三次运动予以分析,并以此为切人点,对康区 主义倾向的诉求与运动。l9l2年,西藏僧俗驱逐
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及其在 民国时期 国家政治中的 了驻藏的前清军队;1921年,外蒙古地区第二次宣
位置予以考察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 20世纪上 布独立;1933年,内蒙古地区的王公贵族提出 “高
半期中国边疆社会的政治与族群进程的多元性与 度 自治”的要求。在这些事件中,“地方 自治”的诉
复杂性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理解当前中 求与 “民族主义”的话语结合起来,造成了贯穿20
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政治形势和社会事件具有启 世纪上半期的 “边疆危机”。
发意义。 相对而言,本文的研究对象——20世纪30年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题目精选.doc
-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必修2).doc
- 第四单元测试题10.doc
-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检测题.doc
-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达标测评(人教版必修2).doc
-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第四节 有机合成 学案与分层练习.doc
- "弦鼗之乐"对话"草原之歌"——第二届国际三弦音乐周三弦音乐会有感.pdf
- “,何为灾难?”:人类学对一个持久问题的观点.pdf
- “2013——沈阳国际打击乐艺术周”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pdf
- 标出性与好莱坞电影的“现代战争神话”——从标出“他们”到征讨“它们”.pdf
- 博而微则变微而博则通——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探析.pdf
- 不同假想基线情景对顾客旅游意愿影响的比较.pdf
- 草原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和文化调适研究——以三江源生态移民为例.pdf
-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吕其明的电影音乐创作及其他.pdf
- 超越三十年的默契诠释经典室内乐作品——听艾默森弦乐四重奏组音乐会有感.pdf
- 陈冰简介.pdf
- 成都地区广播业发展现状、阶段特征及存在问题研究.pdf
- 城市化进程中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对北京利民小学流动儿童的音乐教育关注引发的点滴思考.pdf
- 城市民族语文公共服务的原则与思路探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