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三册《康乾盛世(下)》word教案.docVIP

华师大版历史第三册《康乾盛世(下)》word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师大版历史第三册《康乾盛世(下)》word教案.doc

第26课 康乾盛世(下)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清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康、雍、乾三代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纂以及文字狱实行的基本情况,理解清初文化专制主义强化的实质。 2、描绘、整理、归纳史实的能力;阅读、汲取、运用史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整理清初经济发展的概况,学会归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者之间关系的方法。 2、通过观察图像,学会根据图像描述情景的方法。 3、通过对清初大型图书的编撰和文字狱的施行,学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来论证事物实质的方法。 4、通过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方面的论述,学会对“康乾盛世”进行史论结合的小论文形式的史学评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经济发展和繁盛是中国古代社会国力强盛的标志,认同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建树是古代“盛世”的标志。 二、重点难点 重点:清朝初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纂 难点:如何理解清朝重文化而无思想。 三、教学过程 导入:清朝初期为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略 (一)、社会经济的繁荣 1、原因 思考:康、雍、乾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康、雍、乾时期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清朝初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清朝初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促使农业、手工业、商业出现令人瞩目的迅速发展; (2)、清朝统治者逐步调整政策,采取停止大规模圈占田地,取消明末苛捐杂税,减轻赋税,奖励垦荒等有利于经济发展措施。 读图学史P43:你能具体描绘一下《盛世滋生图》的场景吗? 从沿街的商铺林立,人流如潮、百船入港、争相起货等方面来描绘苏州万商云集,运输繁忙的景象。 2、表现 (1)、农业(《耕织图册》P42) A、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大为提高 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产量比原来高出至少1倍。 B、高产作物的引入和迅速推广 明朝从美洲引入高产作物番薯、玉米后,到清朝迅速推广,产量比原来高出多倍,解决了一些地区的缺粮问题,意义重大。 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使桑、茶、棉、甘蔗、蓝靛、烟草等成为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 促进了商品经济在农业中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手工业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A、家庭手工业的不断推广 农村的家庭手工业绩麻、纺纱、织布、养蚕、缫丝等不断推广,其中江南、四川、福建、山东、湖广等地尤为发达,著名的湖州丝、松江布,不仅输往各地,还行销国外。 B、大小手工业作坊普遍开设 全国大小城市和市镇中,则普遍开设大小手工业作坊,所制作的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较前代更为丰富,商品生产的发展促使各地商业日臻繁荣。 (3)、商业 A、许多城市恢复繁荣或有新的发展 许多城市渡过鼎新之际的萧条,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南京、广州、佛山、厦门等地更有新的发展。 B、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商品交易地) 汉口“船码头”,镇江“银码头”,无锡“布码头”。 C、首都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在市场上零售和批发的有各地区、各民族的工艺品与土特产。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又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意义 康、雍、乾三朝出现了一片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对国家政治和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纂 康、雍、乾三朝对文化事业十分重视,但又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1、大型图书的修订编纂,成绩尤为显著 (1)、《古今图书集成》 A、编撰时间与编者:康熙、雍正年间,官方组织学者 《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等人开始编辑,雍正时又命蒋廷锡等人最终编定。 B、特点:彻底贯彻“以类聚事”的原则。 彻底贯彻“以类聚事”的原则。共设立“汇编”(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典”(32)、“部”(6109)三级类目。各部下的资料按分类原则编排,共分十类: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陈梦雷在《松鹤山房集》卷二进汇编启提到:“凡在六合之内,钜细毕举,其在十三经,二十一史者,只字不遗。其在稗史子集者,亦只删一二”。 C、地位:康熙百科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 张廷玉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中外学者称之为康熙百科全书,总字数达1。6亿,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字数的5倍左右。《永乐大典》遭焚毁后,《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最大的一部的类书。 (2)、《四库全书》 A、编撰时间与编者:清乾隆时,官方组织众多学者 清乾隆时,由纪昀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