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春版语文八下《记承天寺夜游》word教案.doc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静悄悄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像笼着一层轻纱,如梦如幻。面对如此美景,不由的让人想起描绘月光一些古代文人墨客。古有一人:他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频遭贬滴,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抒情小品《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游承天寺时又有怎样的感慨呢?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2、生听读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四、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明确:一是因为作者被贬滴,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写作背景链接:
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如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住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客。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明确: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
不错,此句定景仅用18个字,却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我们不妨仔细玩味,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明确:为降低教学难度,先出现关键词句,再让学生体味作者的心情。
欣然起行(欢欣、喜悦、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低沉、失落 )
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兴奋、惬意)
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
(4)?????????? 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确: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所以这里的“闲人”并非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也包含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壮志难酬,一贬再贬,可见他的无奈与悲凉,他何尝要做一个闲人呢?赏月只不过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罢了。
(5)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他们的心境如何呢?请划出相关语句,并结合写作背景,说出你的理解。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作者以“闲人”自居,其中夹杂着自矜、自嘲、自解多种况味,只得咀嚼、领略。
这其中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赏月的欣喜,更多的是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生活态度。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也正是这种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态度才使作者笔下的月夜那样空灵、皎洁。
五、与作者对话
师小结:在封建社会,中国文人有这种遭遇的,太多了,怀才不遇,抱负难施,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柳宗元,今天我们学习的苏轼,还有李白、刘禹锡、辛弃疾、陆游,那都是时代的悲剧,但他们却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表现出他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乐观进取,面对人生挫折的勇气和坚韧!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意境,读出作者的心境,读出你的感情。(播放《春江花月夜》)结束课堂。
(预设2)师:解读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接下来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生齐读)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笠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我们在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背诵课文。(生背诵课文)
六、拓展、积累
师: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401∕T 112.1-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1部分:交通安全设施设置》.pdf VIP
- 素食店创业计划书.pptx
- 5《秋天的怀念》—优质课课件(共30张PPT).pptx VIP
- 血管瘤治疗后护理.pptx
- 年产12000吨中药材中药饮片加工GM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doc
- 有限空间作业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 公共政策审计课件.pptx
- “分数除法”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成考政治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 3知识点梳理及语法讲义(学生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