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98411.pdfVIP

三十年来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9841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十年来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蒋冀骋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摘 要:回顾和总结了30 年来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指出了汉语言文字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学;回顾;反思 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 (2009)04-0119-06 三十年来汉语言文字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分类 三十年来的《说文》研究也多有建树。郭在贻关于段注的系列 介绍如下: 论文有较大影响;此外,前人研究段注,对篆形问题不够重视, 蒋冀骋的《说文段注改篆评议》(1993)弥补了这一缺陷。祝敏 一、文字学研究 申《 说文解字 与中国古文字学》(1998)根据古文字学的成 三十年来文字学研究的主要成就表现在:甲骨文资料整 果,在深入研究《说文解字》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古文字的起 理、字典编撰,甲骨文字语言研究和《说文》研究等方面。 源和发展过程,论证了《说文解字》在中国古文字学史上的奠 (一)甲骨文资料整理和字典编撰。郭沫若主编、胡厚宣 基地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宋均芬的《说文学》(1977),陆宗 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于 1979~198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 达《说文解字通论》(1981)也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书共收甲骨41 956 片,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殷墟甲骨文资 (四)俗字研究。俗字研究是三十年来文字研究的一大特 料著录书,加上1980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屯南地甲骨》以 色。概述性的成果有蒋冀骋的《俗字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研 及1999 年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合集补编》,已出土的甲 究》的一章,1991)和张涌泉的《汉语俗字研究》(1995),对汉语 骨文资料几臻完整。甲骨文字典编撰方面有影响的有徐中舒 俗字的定义、特点、价值和演变等作了全面的探讨。考释性著 主编的 《甲骨文字典》(1988)和于省吾的 《甲骨文字诂林》 作有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1997)、《汉语俗字丛考》(2000), (1996)。后者在每个单字下将1989 年以前诸家的解释收集在 郑贤章的 《龙 手镜研究》(2004)、《 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 一起,比李孝定六十年代出版的《甲骨文集释》更完善,其中的 研究》(2007),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2005),皆有创获, “按语”是作者的研究所得,很有参考价值。 为一时之盛。 (二)甲骨文字语言研究。文字考释方面的代表作有于省 二、音韵学研究 吾的《甲骨文字释林》,此书于1979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 很注意文字考释的方法,故结论多可信从,反映了作者在考释 1978 年以后,音韵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纪元,出 甲骨文方面的主要成绩。裘锡圭在考释和释读甲骨文方面也 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进一步改进, 有不少贡献,他解释字词深入细致,考释文字精到准确,颇多 材料更加拓宽以及丰硕的研究成果等方面。具体体现在: 新意。重要论文有:《殷墟甲骨文考释四篇》(海上论丛·第2 亲属语言的比较方法得到更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在上古 辑)等。甲骨语言研究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语法研究方面,沈培 音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充分利用当前汉藏语的研究成果,重新 的《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1992)、张玉金的《甲骨文虚词词 审视以前的古音构拟,提出了不少新鲜的见解。重要的成果有 典》(1995)是两部重要的语法研究著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何九盈《音韵丛稿》、郑张尚芳《上古音系》和潘悟云《汉语历史 有些学者在研究甲骨语言问题时较多地使用了甲骨分类、断 音韵》等。还有学者利用甲金文的研究成果把研究范围上推到 代研究成果,有些学者在进行甲骨文考释时,也注意从语言学 远古汉语和原始汉语阶段,如赵诚《商代音系探索》(1984)等。 的角度看问题,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