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平板式SOFC微米级厚双极板道之最佳化设计与分析.pdfVIP

研究平板式SOFC微米级厚双极板道之最佳化设计与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委託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研究平板式 SOFC微米級厚度雙極板流道之最佳化設計與理論分析 Optimization of Flow Channel Design and Analysis in Thin Interconnects for Planar SOFC 計畫編號: 952001INER042 受委託機關(構) :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能源研究中心 計畫主持人:施聖洋 教授 核研所參與人員:李堅雄、黃昱先 聯絡電話:03-4267327 E-mail address :sshy@ncu.edu.tw 報告日期: 95 年11月 中文摘要 本計畫利用實驗以及數值模擬的方法,分析平板式固態氧化物 燃料電池(SOFC)之流場特性。研究內容有兩大重點,一為測試不同 雙極板設計之流場均勻度,含陰極流道設計與陽極鎳網;二為定量 量測流體與多孔性介質接觸界面之氣態流場資訊,並輔以數值分析 探討多孔介質內部之速度分佈,探討 SOFC電極表面之流場行為。 所獲得的重要成果如下: (1)已於 2006國際燃料電池會議發表論文 一篇,李堅雄組長為共同作者;(2)已於國內第 30屆力學學術研討 會發表論文一篇; (3)舉辦定期性 DPIV 教學課程,所內參與人員為 李佳蔭小姐與黃昱先先生;(4) 完成測試核研所為提升加工效率而修 改設計之雙極板流場,發現此修改後之設計在 Re=130條件下,流場 均勻度仍高於改良前之設計,改善約 5%(改良前均勻度約為 81% , 改良後約 86%) ;(5)完成測試鎳網內部之流場特性,發現可使流場均 勻分佈之鎳網最佳尺寸為長8.5 cm ,寬9 cm ,厚度0.2 cm ;(6)發現 鎳網速度分佈曲線與鎳網劣化趨勢類似,未來將利用單電池測試與 數值模擬做更深入之探討; (7)發現流體與多孔介質之接觸界面存在 一滑移速度,且當材料孔隙度為 43%時,距多孔介質材料界面最近 垂直間距為 0.2 mm處所量得之速度為固體界面 (孔隙率為 0)的 2.73 倍,材料之孔隙特性乃對流場特性有重要影響; (8)建立折射率契合 技術,以更深入量測 分析多孔介質內部之流場特性;(9)彙整上述成 果,已投稿一篇會議論文至第 10屆國際 SOFC會議。 關鍵字:平板式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雙極板、鎳網、多孔性介質、 流場均勻度、滑移速度 1 Abstract This project applies bo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to simulate the flow behavior in plana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There are two key focuses. (1)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flow uniformity for various different modules of interconnects. On both cathode and anode sides, including different designs of rectangular flow channels using ribs and nickel mesh. (2) To investigate flow boundary conditions across the surface of electrode for SOFC using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Several achievements and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We have presented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in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