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好恶 对众人的好恶应留意分辨,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君子能赞美人的好,也会责斥人的恶,如果不分善恶,一律赞美,那就是被孔子批评为“德之贼也”的乡愿了。孔子对人的好恶最为注重,后来孟子主张知人论世 子曰:“众恶①之,必察②焉;众好③之,必察焉。”(《卫灵公》第一五·二七 君子判断是非善恶,要有客观而公正的标准,不能只以众人的好恶为好恶。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里仁》第四·三) 喜爱好人,厌恶坏人,本来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人心不得其正,那么该喜爱的好人也不能客观地喜爱了,该厌恶的坏人也不敢厌恶了,这么一来,坏人没有公义的制裁,即使有法律也不能伸张,整个社会就会走上“君子道消,小人道长”的恶质化境地。仁者秉心平正,能够客观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社会的公理正义才能得到伸张,并走上“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的境地。 《阳货》第一七·二四 孔子讨厌的第一种是“称人之恶”的人,因为君子进德修业,不暇方人,何况是称人之恶呢;第二种是“居下而讪上”的人,因为那是不尊重制度;第三种是“勇而无礼”的人,因为无礼则不得义理之正,最后会伤了礼义;第四种是“果敢而窒”,果敢而不通事理,其残害生灵、违背礼义,可以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子贡厌恶的第一种是“徼以为知”的人,因为剽窃是不诚实;第二种是“不孙以为勇”的人,因为“不逊”不是真勇敢;第三种是“讦以为直”的人,因为讦是为了私利,直是为公义。孔子所厌恶的人是把恶德、失德显现在外的人,子贡厌恶的是把恶德当作是善德的人。 论刚毅 人的性格有很多种,最完美的是得其中庸;但是大多数人日常所呈现的,不一定都能达到中庸的境界。刚毅之气,虽然有时会过于切直,可是在各种天生气质之中,仍然是属于正面的。只要能得义理之正,“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刚者;坚守义理之正,匹夫不能夺志;当众人都随波逐流、背信忘义之际,他仍然能够坚守义理之正,像风雪中后凋的松柏。 子曰:“三军①可夺②帅也,匹夫③不可夺志也。”(《子罕》第九·二五) 一个人心志既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任谁也无法改变。因为志是由内发出的,可以操之在我;主帅是由他人任命的,是不能操之在我的。因此,人只怕不立志,不必怕志气被夺走。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