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针对喊茶房、放行李、质问“我”、挖鼻孔、脱靴子、用毛巾把、吐痰等关于人物的语言行为等细节的描写,作相应的分析,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条概括。 [答案] 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1.鉴赏方法 (1)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白,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更不待言。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的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同样不能忽视。所以,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都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 (如《马裤先生》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对茶房的大吼大叫表现了马裤先生的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多次“挖鼻孔”等动作,表现了马裤先生自私自利,不讲卫生。另外,小说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的细节表现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 (2)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分析人物。上述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故分析人物绝不可忽视这些因素。 (3)从情节发展来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讲,人物性格则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 (4)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作者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或者,一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不但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还要看他是否有广泛的“共性”。 而对人物“共性”的分析,就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分析,是侧重在个性方面;而对人物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是侧重在共性方面。因此,对人物形象的赏析,最好寻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5)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这种情感态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犹如戏剧演出一样让观众在人物自身的动作中获得某种启示。因此,把握作者或正面或侧面的介绍与评价(该人物)的言语态度,是鉴赏人物最为直接的一个步骤。 (6)注意从不同角度或者多侧面地把握人物。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他的气质德行、性格品质总是多侧面的、立体的,有时甚至是变化的,很难用好坏善恶来作简单性评价。因此,分析人物就要注意这种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把握,而这一点正是衡量学生会不会分析人物,尤其是能不能用现代眼光体会人性的复杂隐晦曲折的重要尺度。 2.答题模式 人物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没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一般说来,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另一种是“简要分析”或“具体说明”,答题的模式:观点(思想性格是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 第一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考数学一轮配套学案讲解:第7章7.1《不等关系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苏教版).doc
- 2015高考数学一轮配套学案讲解:第7章7.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苏教版).doc
- 2015高考数学一轮配套学案讲解:第7章7.3《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苏教版).doc
- 2015高考数学一轮配套学案讲解:第7章7.4《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苏教版).doc
- 2015高考数学一轮配套学案讲解:第7章7.5《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苏教版).doc
- 2015高考数学一轮配套学案讲解:第11章《创新题目技能练——统计》(苏教版).doc
- 2015高考数学一轮配套学案讲解:第12章12.2《古典概型》(苏教版).doc
- 2015高考数学一轮配套学案讲解:第12章12.3《几何概型》(苏教版).doc
- 2015高考数学一轮配套学案讲解:第12章12.4《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苏教版).doc
- 2015高考数学一轮配套学案讲解:第12章12.5《二项分布及其应用》(苏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