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氧化物La1-xBax+CoO3对NO直接分解的研究.pdfVIP

复合氧化物La1-xBax+CoO3对NO直接分解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5卷第5期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V01.25No.5 UNIVERSITY 2008年10月 JOURNALOFNATURALSCIENCEOFHEILONGJIANG October,2008 复合氧化物La。一戈BazC003对NO直接分解的研究 许树军1”, 朱宇君2, 袁福龙2, 李 丽2, 陈利强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大学化学化T与材料学院,哈尔滨150080) 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分解N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杂量为0.2时分解NO活性最佳, 850 量的Ba有利于氧空位的还原和迁移,增强了钴离子的氧化还原性能,可使催化剂分解NO的催化 活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氮氧化物;直接分解;钙钛矿氧化物;氧空位;氧迁移 中图分类号:0643.36文献标志码:A 0 引 言 氮氧化物(NO;)主要是指NO和NO:,来源于汽车内燃机的排放和含氮燃料高温下的直接燃烧。氮氧 化物可产生酸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在特殊地区可引起光化学烟雾。目前消除氮氧化物的方法有催化还 原和催化分解,其中氮氧化物直接分解是净化氮氧化物的最简便、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以贵金属、金属氧化 物、分子筛以及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的研究最多,研究发现,ABO,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A位和B 位可以进行掺杂取代,形成表面缺陷,从而改变其催化性能…。Teraoka等人旧1的研究结果表明,800℃时 的迁移能力有关,而且高温可以降低水和硫化物对催化剂的负面影响。Broqvist等人Mo提出BaO晶格中的 氧元素更容易还原,导致BaO更容易吸附NO:。 为深人探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机制,本文对LaCoO,的A位掺杂了Ba元素,考察了Ba元素的 掺人对氧空位迁移能力和B位元素价态循环的影响及其与催化分解NO的关系。 1 实验部分 1.1催化剂的制备 属离子等物质量的柠檬酸加水溶解,加热。将混合硝酸盐滴加到柠檬酸溶液中,加热搅拌浓缩,置于烘箱中 h和6 得干凝胶。所得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在450oC和900oC分别焙烧4 h,得到催化剂粉体。 1.2 NO直接分解的活性测试 NO直接分解反应在同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管为内径6mm的石英管,催化剂粒度为40~60目,催 A分子筛色谱柱的气 化剂用量为0.50 mL·min~。用配备有5 g,原料气为1%NO(He气平衡),流速为25 h后测得。 相色谱仪在线检测NO,O:和N:。为保证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温度点的活性数据都在反应1 1.3催化剂的表征 收稿日期:2008—0l一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LBH—Q07111) 作者简介:许树军(1973一),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功能材料 通讯作者:朱宇君(1972一),男,副教授,博士 万方数据 ·668· 黑龙江 大学 自 然科学 学报 第25卷 Kot射线。比表面积测定采用 XRD测试采用日本理学公司生产的D/MAX—nlB型X一射线衍射仪,Cu 上进行,热导池(TCD)为检测器,0.20g催化剂,以He为载气(流速25mL·rain。),从室温吹扫至900℃, mL·rain一氧气处理样品0.5h,在同样的气氛下冷却到室温,再 在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