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珍郴州市旅游区蜱虫伯氏疏螺旋体及立克次体混合感染调查研究结题报告.docVIP

朱文珍郴州市旅游区蜱虫伯氏疏螺旋体及立克次体混合感染调查研究结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6: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 项 目 结 题 报 告 项目名称:郴州市旅游区蜱虫伯氏疏螺旋体及 立克次体混合感染调查研究 项目编号: 2011 -362 学生姓名: 朱 文 珍 所在学校和院系:湘南学院医学基础医学部 项目实施时间: 2011年6月 指导教师: 阳 帆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2013年3月21日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2011年制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郴州市旅游区蜱虫伯氏疏螺旋体及立克次体混合感染调查研究 立项时间 2011.6 完成时间 2013.5 项 目 主 要 研 究 人 员 序号 姓 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所在院(系) 项目中的 分 工 1 朱文珍 200915170224 临床医学09级2班 临床医学系 项目主持、协调及实施 2 曾辉 200915170822 临床医学09级8班 临床医学系 负责开题报告设计、制作PPT 3 段志轲 200915170203 临床医学09级2班 临床医学系 会议记录 查阅文献 4 刘杰斌 200915170214 临床医学09级2班 临床医学系 收集、分析数据 5 刘杰娇 200915170222 临床医学09级2班 临床医学系 收集、分析数据 二、研究成果简介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成果的创新特色、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特色。限定在2000字以内。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鉴定湘南地区主要旅游区蜱虫种类;调查并分析蜱虫体内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混合感染情况。以期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在疾病防治方面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首次在湘南主要旅游地区调查伯氏疏螺旋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混合感染情况。 (二)研究内容: 1.本地区蜱虫种类鉴定;蜱虫体内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混合感染情况调查实验本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提高,更多的是学到了认真仔细、坚持不懈,善于思考总结的可贵精神以及直接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为本地区的治疗、预防提供证据,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在疾病防治方面提供可靠依据。 三、项目研究总结报告 预定计划执行情况,项目研究和实践情况,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收获,研究工作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研究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字数不限,可加页面) (一)预定计划执行情况 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了实施。较好地完成了原定研究内容。 1.采用布旗法及家畜体表抓取法采集郴州地区蜱虫; 2.进行分类鉴定后运用巢式PCR法检测蜱标本中的伯氏疏螺旋体、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及混合感染的情况。 3.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测序后的统计分析。 (二)项目研究和实践情况 1.标本采集及其生活环境: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段交汇地带,东界江西省赣州市,南邻广东省韶关市、清远市。地理坐标东经112°13114°14ˊ,北纬24°5326°50ˊ,10×TE缓冲液 ul,上、下游引物(12.5μmol/ l)各0.4ul,dNTP(10mmol/ l)0.4ul,Taq DNA聚合酶 2.5u/ul) 1ul,模板2ul。 ②斑点热群立克次体:20μl反应体系:10×TE缓冲液 ul,上下游引物(12.5μmol/ l)各0.4ul,dNTP(10mmol/ l)0.4ul,Taq DNA聚合酶 2.5u/ul) 1ul,模板2ul。PCR扩增条件见表(2) 表(2)PCR反应体系 引物 预变性(°C,s)变性(°C,s)退火(°C,s) 延伸(°C,s) 循环数 最后延伸(°C,s) 扩增片段(bp) 23s3/23sa 96.2 94.30 55.30 72.40 30 72,7 412 23s6/23s5 96.2 94.30 59.30 72.40 30 72.7 254 ompA 95.3 94.15 54.30 70.30 35 70.7 632 4.测序及序列分析 将PCR阳性产物送北京三博远志有限公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