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源鸿基四高管受审 “创业投资”没有收益
央广网北京3月18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北京金源鸿基梅晓春等人集资诈骗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随着庭审的进行,金源鸿基所谓“高科技企业上市前募资入股”的幌子被一点点撕破,公诉机关指控,梅晓春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共计人民币2亿多元,并将人民币8600余万元非法占有。给被害人造成巨额财产损失。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借着“创投风暴”、“PE潮”,以“首家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投资银行”的身份高调亮相北京金融街的北京金源鸿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从2006年到2012年,每年都跻身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每次推销必然提及自己是北京市第一家在发改委备案的创业投资公司,所谓“创业投资”如何演变成了“非法集资”?警钟常鸣为何公众仍然防不胜防?如何识别投资真假?
3月17日上午10点,金源鸿基的四名高管被带上法庭,走在最前面的是49岁的梅晓春,这位北京金源鸿基创投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曾经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业投资行业管理十大领军人物”,看到旁听席上那些血本无归的投资人,马上深低下头,快速走到被告人席。他供述,最初募集资金,靠的就是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
梅晓春:2009年7月之前,我们参加过两三次北京金融博览会,在博览会上,我们有自己的展台,是通过北京市发改委审核的,在我们的展台里有我们公司的宣传资料,投资人来了会看宣传资料,看完之后去公司考察。
78岁的退休少将廖先生和老伴参观金博会,金源鸿基展台上摆的“最佳创业投资奖”奖杯和荣誉证书,让他感觉这家公司有规模,业务员先后劝他将100万投了进去。
廖某:创业投资,国家提倡,我们积极参与,而且觉得他这个比较可靠。
此案受害者多达400多人,分布在北京、长春、大连、鞍山等地,包括大学教授、退休将军、政府官员、知名演员,到庭旁听的30来人,三分之二头发已花白,他们曾手里拿着《委托代理投资合同》、《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憧憬着金源鸿基有朝一日上市,获取巨额回报。而梅晓春等人所宣称的大庆龙华石油化工、芜湖联众石油化工、唐山金源鸿基镁电池、比特盾科技等多家公司投资项目的收益情况都是虚构的。
公诉人:梅晓春,按照你说的就是,你实际以这个项目为名募集了资金,但这个项目并没有进入一个实际经营。
梅晓春:没有正常经营,但已经要开工生产。
公诉人:有盈利吗?
梅晓春:没有盈利。
为了稳住投资人,金源鸿基在合同里承诺高回报率、保底回购股权,受害人马先生说,正是这种即使投资项目没做成也能分得收益的承诺,迷惑了他。
马某:人家跟你说了,虽然生意没做成,我收益还给你,但是原来讲20%,我可能给你15%,从咱内心讲,15%也不低了,咱不能不知足啊。
少则15%、多则20%,这么高的收益率从何而来?公诉人陈禹桐告诉记者:他所向投资人宣称的这些投资并不实际存在,也就是这个公司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有盈利项目,只是用之后投资人的钱归还之前投资者的钱,“拆东墙补西墙”,这也是认定他犯罪诈骗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一。
检察官一句话告诉你投资如何辨真假。
陈禹桐:任何一种向你宣称一定能保本付息并没有任何投资风险的投资活动,基本上都是以打着投资为名而非法集资为实的非法活动。
一些投资人直到案发都不相信被骗,因为他们坚持认为金源鸿基有北京发改委有备案,那些项目怎么会是假的?
马某:北京发改委的备案我也看到了,感觉这应该是很正规的东西,经过国家行政部门批准的,感觉应该没什么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说,这个误解害了不少人。
刘俊海:备案只是企业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了应当提供的信息而已,不要把这种行为和政府的审批、政府的核准、政府的担保、政府的保证混同起来。
以各种投资理财名义集资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刘俊海:建议监管部门加大对投资理财市场的监管力度,一定确保具有适当资格的机构,把适当的投资产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卖给适当的投资者,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投资的良好法制环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