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课时作业16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1.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解析:《贾客乐》体现商人地位的提高,促使商人努力从事商业。《庄居野行》则表现了当时更多的人从事商业的现象。以上诗句充分体现了唐朝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答案:B
2.(2013·宁夏银川一中月考)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
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明清时期,农产品尚未进入市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貌的把握能力。A、B、C三项表述均符合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有关史实,而D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答案:D
3.(2014·湖南十校检测)对比图二与图一,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城市商业活动变化的理解。唐代以前,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到宋代,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的启闭也不再统一规定时间。B项中“集镇兴起”与题意无关,C项至明清时期才出现,D项结论不对。
答案:A
4.(2014·南宁模拟)“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
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
解析:从材料“御街一直南去”中可了解到这一城市是都城,D项排除。材料“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了空间限制,据此本题选C项。
答案:C
5.(2014·湖北武汉调研)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就没有再铸过钱了。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民间发行交子 B.铁钱数量充足
C.白银资源丰富 D.战乱后经济萧条
解析:宋代,成都的铁钱监停止铸钱,意味着该地区金属货币的流通会减少,但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这主要是由于四川地区民间发行交子,纸币流通的缘故。故选A项。B项不符合逻辑,铁钱数量充足与停止铸钱没有必然关系。C项与史实不符,宋代四川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是铁钱而非白银。D项不符合逻辑,尽管四川地区经历战乱,但这与停止铸钱没有必然关系。
答案:A
6.
(2014·湖南师大附中模拟)重庆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庙,见右图),坐落于长江边上,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湖南和湖北富商、乡绅为联络乡谊而捐资兴建。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 )
①中国古代建筑史 ②清代商贸史 ③佛教文化史 ④清代商帮的发展史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抓住题干中“富商、乡绅为联络乡谊而捐资兴建”,这表明其并不是佛教建筑,因此,正确选项为A项。
答案:A
7.(2014·昆明月考)“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其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其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其反映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其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丝绸之利”“居民百倍于昔”“四方大贾”“每日中为市”“邑中诸镇”可知,此地属于工商业城镇,且经济功能超过政治功能。故答案为D。
答案:D
8.(2013·云南昆明联考)明朝时期出现了许多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农政全书》就是其中的代表。该书记载:“吉贝(棉)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天工开物》也说:“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反映出明朝( )
A.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B.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纺织业呈现区域化趋势
解析:从《农政全书》的记载看,棉花通过水路贩卖到南方,棉布则通过水路贩卖到北方;《天工开物》的记载说明松江织造兴盛,芜湖浆染业兴盛。A、D两项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
答案:B
9.(2014·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表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清代北洋贸易三大区域沿海贸易税收统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练:三 小农经济与重农抑商.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练:十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练:十八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练:十二 维新思想.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练:十六 20世纪50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练:十七 改革开放.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练:十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练:十四 罗斯福新政.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练:十五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练:四 百家争鸣.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作业:第17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作业: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作业:第19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作业:第20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人民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作业:第21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作业:第22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人民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作业:第23讲《“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人民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作业:第24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作业: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课时作业:第26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人民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