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栽培技术-中国汉中市政府门户网站.docVIP

灵芝栽培技术-中国汉中市政府门户网站.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滑菇 竹荪 猴头菇 栽培技术 何建舟 陈少林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 滑菇代料栽培技术 一、形态特征 滑菇子实体小至中等大,菌盖淡黄至褐色,边缘略淡,后期出现放射状条纹,菌盖直径3-10厘米,初期扁半球形,后近扁平,新鲜时盖覆有粘液,干燥时.略有光泽。菌褶宽,连接菌柄部很宽,延生。菌柄中生,圆筒状,柄长短、粗细因栽培条件同而有明显差异扒柄纤维质,内部充实或中空,菌环膜质,生柄上部,粘性,易脱落。孢子宽椭圆形,卵圆形,光滑,浅黄色。 二、生活条件 1、营养 在人工调配的培养基中,木屑、麸皮、米糠等富含纤维素、木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蛋白质及其他微量元素,构成了丰富的营养源,这些营养被菌丝分解吸收成为菇体,发育的构成物质和生活能源。 2、温度 菌丝在5—32℃都能生长发育,最适为15—25℃,低于1O℃生长缓慢,高于30℃菌丝纤弱。发菌应控制在25℃左右为宜。 ③湿度(水分):滑菇是喜湿性菌类,菌丝生长期间培养基含水量以60%-65%为宜。出菇期基质含水量必须在70%以上。 ④空气:珍珠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生长主要是利用培养基颗粒间存在的空气。出菇期要注意通风换气,通风差,菇少,长得慢,柄长,菇盖发育不好。 ⑤光线:养菌期间有一定的散射光对出菇有利,无光条件下菌丝能生长,但子实体形成迟,菇少、柄长,盖小,色淡,开伞早。 ⑥酸碱度:适宜PH值为5.5—6.5;PH值低于4或高于8均不能生长。 三、小袋栽培方法 (一)选择适宜的菌种 秦巴山区应选择中熟或早熟品种的菌种。因极早熟种品质差,规格菇比例低,不适合加工出口;晚熟种发菌期长,出菇迟,出菇期偏短会影响产量。 (二)栽培季节 秦巴山区接种期以9月上旬—10月中旬最佳,于11月底—3月上旬出菇。太早接种气温偏高,易引起污染,影响菌袋成品率;太迟接种气温低影响发菌,发菌期延长,出菇缩短影响产量。 (三)栽培料配方 木屑、棉子壳、玉米蕊等均可单独或混合作为主料。具体比例:木屑58%,棉子壳20%,细米糠(或麸皮)15%,玉米粉5%,糖1%、石膏粉和碳酸钙各1%,含水量60—65%。上套环,加棉塞,常压灭菌,100℃下保持14小时。 (四)接种培养 菌袋灭菌冷却后立即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要适当加大接种量,每瓶菌种接20-25袋,使菌种铺满袋面,可加快发菌速度,提高成品率。接种后置培养室避光培养,温度保持在20—26℃,每天通风1-2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注意通风降温,防止烧菌。当袋内出现原基表明菌袋基本成熟,即可开袋出菇。 (五)出菇期管理 1、出菇管理 出菇场所可在室内库房,大面积栽培都在室外荫棚,七阴三阳,采用高棚两畦共膜,除去棉塞、套环、搔菌或不搔菌均可。将菌袋直立排放于畦面,薄膜两头拱起通风降温,每天喷细水1-2次,提高空气湿度。出菇理想的菌袋应是出菇整齐,大小均匀,朵数为8-10朵。 2、采收 在正常管理中,一般开袋后,20天左右即可采收头潮滑菇。成批采收连根拔起,按规格分级出售。 对采收后的菌袋停水养菌两周后,再喷水催菇,再经出菇水份管理至成熟采收。在正常管理中,一般每袋菌料可生产3-4潮滑菇,每袋收鲜菇250克左右。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又名竹参、竹鸡蛋、面纱菌,是世界著名的珍贵的食用菌之一。由于子实体洁白、具特有菌裙,体态优雅,故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称。竹荪味道鲜美可口,具有特殊的浓郁香味,是一种天然调味晶,营养丰富,是名贵的食品,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为我国国宴中的首选名肴。竹荪还是一种珍贵的药用菌。据报道,竹荪具有明显的减肥、抗肿瘤、降血压、降胆固醇之功效。竹荪还具有独特的“防腐”作用,夏季煮菜与竹荪同煮,可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质,可称作天然“防馊防腐剂”。现在,竹荪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随着竹荪各种速生丰产新技术的推广,产量迅速增加,市场随之扩大。竹荪已从“帝王御膳”走向平民百姓的餐桌。竹荪的栽培原料十分广泛,栽培方法容易掌握。特别是代料栽培竹荪,具有周期短、产量高、栽培方法简单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形态特性 (一)孢子 短柱状椭园形,大小为3×1.5微米,无色透明。 (二)菌丝体 是竹荪的营养器官,功能是分泌孢外酶,分解、吸收、贮藏和运送养料。初期呈白色、绒毛状,逐渐发育成线状,最后膨大成索状,气生菌丝浓密,从孢子萌发出的单核菌丝是一次菌丝,较纤细。经质配成双核菌丝,又称二次菌丝,较粗状。进而发育成组织化了的、线状和索状的菌索,也称三次菌丝。菌丝体培养初期为白色,由于温、光、机械刺激、水分不足等因素及较长时间培养后便成为不同程度的粉红色、淡紫或黄褐色。 (三)子实体 分开伞前后二阶段。开伞前为菌蕾,分为外膜和内膜二部分;开伞后分化为盖、裙、柄、托等四部分。 1、开伞前称菌蕾,是由菌索纽结而成,菌蕾(球)直径4-12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