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SV CP与植物和昆虫互作的研究 * * 赵淑玲 2008. 12. 6 研究背景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特色及创新处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RSV引起的病症 病症: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致病原,该病毒靠灰飞虱传播。 症状:感病水稻发病初期叶片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常连成褪绿大片。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色斑,但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病株分蘖一般减少。 水稻条纹叶枯病最早于1897年在日本发现,在我国自1963年在苏南地区始发后,已经扩散到18个省市,特别是自2001年来在江苏和河南连续暴发,造成了水稻生产上的巨大损失。因此如何防止病害发生和控制病害流行成为研究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RSV的危害 RSV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RNA1 RdRp RNA2 RNA3 NS2 NSvc2 NS3 CP RNA4 SP MP RdRp: RNA聚合酶 NSvc2: 推测为糖蛋白 NS3:RNA沉默抑制子 CP: 外壳蛋白 SP: 症状相关蛋白 MP: 移动蛋白 3506 nts 2472 nts 2137 nts 8970 nts RSV 研究情况 初步研究的方面 基因组序列、某些基因功能 转基因的抗病毒植物 还需研究的方面 基因功能 病毒的致病机理 病毒的传播机制 深入研究难点 RSV的侵染性克隆难以建立 灰飞虱细胞系还未建立 立项依据及研究意义 RSV与宿主互作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的创新性 结合实验条件 研究内容 CP与水稻的互作 构建水稻cDNA文库 筛选cDNA文库中与CP互作的蛋白 蛋白功能分析 cDNA 文库:生物某发育时期所转录的全部mRNA经反转录形成的cDNA片段集合。 测序、序列比对,分析基因功能。 方法:酵母双杂交系统 NSvc2蛋白是否为病毒传播必需 CP、NSvc2蛋白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NSvc2蛋白是否具有膜融合功能 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蛋白间的互作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使目的蛋白展示在细胞膜上,然后研究膜融合功能 CP、NSvc2蛋白与昆虫细胞的互作 水稻cDNA 文库构建 研究方法 总RNA mRNA的分离 AAAA TT TT mRNA cDNA cDNA第一链合成 AAAA TT TT cDNA第二链合成 AAAA 5’ AAAA TT TT 加接头,连接载体 构建cDNA文库 Oligo(dT)纤维柱分离 逆转录 RNaseH DNA polymerase DNA ligase 重组载体感染宿主菌 酵母双杂交系统 酵母激活因子 GAL4由N端的DNA结合域(BD)和C端的转录激活域(AD)组成。GAL4分子的DNA结合域可以和上游激活序列结合,而转录激活域则能激活下游的基因进行转录。只有BD和AD共同存在形成复合体时才能激活下游基因转录。 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编码这两个结构域的DNA片段分别被构建在两个独立的表达载体上,一个表达载体含有BD基因片段与已知蛋白形成的融合基因,另一载体含AD基因片段与未知cDNA形成的融合基因。若两种蛋白间互作便会形成复合体,启动报告基因的表达 BD X COOH Gal4 NH2 + cDNA library COOH cDNA AD Gal4 NH2 共转化 AD Gal4 ? BD X Promoter LacZ Reporter Promoter LacZ Reporter BD X ? AD 酵母双杂交系统原理 酵母双杂交基本过程 蛋白细胞膜表面表达载体构建 NSvc2蛋白前端连接gp64的信号肽序列,后端连接VSV G蛋白的跨膜结构域, 这样NSvc2蛋白表达后便成功展现在了昆虫细胞膜上 gp64 sp cp/NSvc2 VSV G tm 目的蛋白 信号肽 跨膜域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蛋白 细胞膜融合功能的研究 目的蛋白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检测 抗体标记TRITC, TRITC是一种荧光素,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则细胞的表面出现橙红色荧光。 目的蛋白膜融合功能检测 细胞低pH条件下诱导,然后观察细胞融合 的。 pH shift time 0 +4h +7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一93页精品课件.ppt VIP
- 设备采购供货安装投标方案.docx VIP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VIP
- 升压站强条执行记录表(完整版)-(1).docx VIP
- 黑龙江箵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英语试卷+.docx VIP
- FANUC数控系统31i-B维修说明书(非常详细).pdf VIP
- 眼科设备采购投标方案.doc VIP
- 铁路售票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铁路与轨道交通客运安检实务 项目一 铁路与轨道交通安检基本知识.pptx VIP
- 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