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12.1 细胞分化 ?分化细胞的特点 分化细胞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 个体中所有不同种类的细胞的遗传背景完全一样。 ? 分化细胞彼此之间在形态、结构、功能方面的不同是由于其拥有不同的蛋白质所致。 ? 细胞分化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分化状态的稳定性。 ? 虽然细胞分化是一种相对稳定和持久的过程, 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细胞分化又是可逆的。 一、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 组织特异性基因与管家基因 组合调控引发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单细胞有机体的细胞分化 转分化与再生 二、 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培育成正常植株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激素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激素对细胞分化的影响可看作是远距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出现在发育的晚期,激素引起的反应是按预先决定的分化程序进行的,其作用主要是引起靶细胞进行分化。例如,激素和某些细胞因子对哺乳动物性别分化的调节。 无尾两栖类的幼体发育要经过一变态阶段(metamorphosis),在此阶段中发生的变化有蝌蚪的尾鳍和尾部被吸收,前后肢形成等。这些变化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thyroxine,T4)和三碘甲状腺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有关系。 细胞分化中的核质关系 细胞决定(cell determination) 细胞决定是指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就已受到约束而向着特定方向分化,这时细胞内部已发生变化,确定了未来的发育命运,这就是决定。 ?胚胎细胞分化的潜能与决定 细胞决定可看作分化潜能逐渐限制的过程,决定先于分化。 细胞决定 ?卵细胞质决定子在细胞决定中的作用 从受精卵第一次卵裂开始,细胞核就受到内环境(即不同的卵细胞质)的影响。这些特殊细胞质组分称为细胞质决定子(cytoplasmic determinants)。决定子支配着细胞分化的途径。受精卵在数次卵裂中,决定子一次次地被重新改组、分配。卵裂后,决定子的位置固定下来,并分配到不同的细胞中,子细胞便产生差别。 细胞决定 ?性细胞决定子 果蝇卵在受精后的2小时内只进行核分裂, 细胞质不分裂,形成合胞体胚胎。随后核向卵边缘迁移,细胞的分化命运决定于核迁入不同的细胞质区域。迁入卵后端极质中的形成极细胞,最后分化为生殖细胞。 极质中含有膜包裹的颗粒装物质,称为极粒(polar ganule)。当核进入极质后,极粒围绕在核周围,诱导极细胞分化为生殖细胞。因此, 生殖细胞的分化决定于细胞质中的极质。 细胞决定 ?体细胞决定子 体细胞的分化方向同样受细胞质的决定。果蝇幼虫从前到后分布着若干未分化的成虫盘,前部胚盘和后部胚盘分别发育为成虫的前部(头、胸和前腹部)和后腹部结构。 卵细胞质的母体效应 ?母体效应( maternal-effect) 卵母细胞中贮存的mRNA和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各种mRNA在细胞中都有定位分布,并随卵裂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 细胞分化中的核质关系 ?细胞质对细胞核的作用 ? 当鸡的红细胞与培养的人Hela细胞(去分化的癌细胞)融合后,核的体积增大20倍,染色质松散,出现RNA和DNA合成,鸡红细胞核的重新激活是由于Hela细胞的细胞质调节的结果; ? 将培养的爪蟾肾细胞核注入蝾螈的卵母细胞内,分析蛋白质合成情况发现,原来在肾细胞中表达的基因,这时不表达,而原来不表达的基因, 这时却被激活。 细胞的相互作用对分化的影响 细胞分化中的诱导与抑制 ?胚胎诱导(embryonic induction) 动物在一定的胚胎发育时期,一部分细胞影响相邻细胞使其向一定方向分化的作用称为胚胎诱导,或称为分化诱导。能对其他细胞的分化起诱导作用的细胞称为诱导者或组织者。 12.2 癌细胞 一.癌细胞的基本特征 ◆细胞生长与分裂失去控制,具有无限增殖能力 ◆具有扩散性 ·恶性肿瘤细胞(癌细胞)的细胞间粘着性下降,具有侵润性和和扩散性,这是癌细胞的基本特征 ·在分化程度上癌细胞低于良性肿瘤细胞,且失去了许 多原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间相互作用改变 ◆蛋白表达谱系或蛋白活性改变 ◆ mRNA转录谱系的改变 ◆染色体非整倍性 体外培养的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 ◆恶性转化细胞同癌细胞一样具有无限增殖的潜能 ◆在体外培养时贴壁性下降 ◆失去接触抑制 ◆培养时对血清依赖性降低 ◆当将恶性转化细胞注入易感动物体内,往往会形成肿瘤 体外培养的恶性转化细胞 二、癌症产生是基因突变积累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癌症主要是体细胞突变产生的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太仓市太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公开招聘1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食管癌综合治疗新进展》课件.ppt VIP
- 商铺租赁合同电子版下载打印.docx VIP
- 2025年太仓市太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太仓市太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公开招聘19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危重患者的抢救》课件.ppt VIP
- 孕产妇心肺复苏要点课件.pptx VIP
- 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docx VIP
- 工程制图制图基础.ppt VIP
- 简约产品订货合同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