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文化史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 翠 副教授 第一讲 : 绪 言 讲授提纲: 一、关于“文化”、“文明”、“历史”、“文化史”的含义 二、“西方文化”的含义 三、关于“文化”的几个热点问题 四、学习内容 五、几点说明 六、教学方法 七、相关课程 八、学习《西方文化史》的意义 九、参考书目 一、关于“文化”、“文明”、“历史”、“文化史”的含义 (一)“文化”: 《易经.贲卦》之《彖传》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以“人文”而“化成天下”。 用当今用语诠释,则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以教化天下苍生。 此处“文”与“化”虽未连结成词,但已有当今“文化”所指之意。 西汉时刘向《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的“文化”是指文治为法,以礼乐典章制度为依据而教化臣民。已与当今“文化”之所指十分接近,这也是当今学界所掌握的“文化”一词 最早出处。 《清史稿》乃民国初年成书,文化影响急剧扩大,故而此词出现频率明显增加。于《清史稿》中有“文化”之出处9条,例如: 《清史稿?曾国藩传》:礼聘名儒为书院山长,其幕府亦极一时之选,江南文化遂比隆盛时。 《清史稿?饶应祺传》:又规复丰登书院,创修府志,文化蔚兴,士民为立生祠。 以上二条,文化皆与学校、书院和考试相联系,足见其与教育建立起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清史稿?属国传一?朝鲜传》:琉球自入清代以来,受中国文化颇深,故慕效华风如此。 《清史稿?文苑传三?林纾传附严复传》:穷无所之,日人聘讲东方文化,留东数年,归。 以上2条出现之文化,均出现于与外国交流领域,其中关于“文化大开,交际日盛”、“数千年文化之古国”、“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等提法,已完全与当今文化之定义相互吻合。 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当时学界先贤在翻译英文Culture时,运用了“文化”一词与之对应。 查《美国传统词典》,【Culture】字源意义为:“广泛传承的行为规范,信仰,制度和所有其他人类劳动及思想产品的总和。” “广义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人类精神产品的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其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其反映着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水准。” 因对译关系,上述定义也就是当今汉语“文化”一词之定义。 综上所述: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时著名学者刘向所撰之《说苑?指武》,但其意旨在《易经》中即已存在; 后应用日广,并与教育发生联系; 清代时逐渐用于国际交流领域; 19世纪末叶,学界先贤在翻译英文Culture时,运用了“文化”一词与之对应,其后便被普遍应用于诸多领域,成为当今最强势的名词之一。 西方人兴起于“文化人类学”,热心于原始文化,迷恋于原始人的粗野天趣、神秘怪诞的文化风格; 中国人兴起于“救亡启蒙”,醉心于西方文化,忧心于中国的固步自封、玄妙空谈的文化。 八十年代以后: “酒文化”、“茶文化”、“菊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 “宠物文化”、“课桌文化”、“厕所文化”…… 这里说的“文化”是广义上的,包括哲学、思想、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甚至包括社会生活和科学领域。基本等同“文明”一词。 (二)“文明”: “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它的含义有时与文化相同。 文明经常与城市有很密切的联系。 文明一词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义。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 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在拉丁语中,“Civilis”(文明)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二是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 在西方,英国启蒙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于1651年写就的《利维坦》一书,首先提出了“文明社会”的概念。他当时所说的“文明社会”,是指与战争状态相对立的和平状态。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把文明视为民主、自由和平等,与君主专制、等级特权对立起来。 摩尔根的社会发展学说则将史前社会分为“蒙昧”、“野蛮”两个时期,与“文明”时期合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时期。 人类从蒙昧、野蛮时期通过各种物质创造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最终发明了文字并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