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生活》易错点归纳 1.任何文化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提示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作用。 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 ) 提示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与经济的发展同步的。 × ×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 提示 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 ) 提示 深远持久不同于永久不变。 × × 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 ) 提示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6.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提示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7.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 提示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8.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 ) 提示 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 9.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 ) 提示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0.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 ) 提示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 × 11.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 ) 提示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12.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提示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 × 13.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 ( ) 提示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不是全盘抛弃,而应是“扬弃”。 1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 提示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 × 15.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 ) 提示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根本途径。 16.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 提示 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 × 17.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 ) 提示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1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 ) 提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 × 19.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 ) 提示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2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 ) 提示 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 × 21.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 提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2.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 ) 提示 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 23.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 ) 提示 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24.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 ) 提示 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 × × 2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标。( ) 提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 26.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 ) 提示 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 2014届高考英语(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第二部分专题十五 主旨大意.doc
- 2014届高考英语(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doc
- 2014届高考英语(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第一部分第二节专题十三 完形填空.doc
- 2014届高考英语(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第一部分第一节专题八 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doc
- 2014届高考英语(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第一部分第一节专题二 代词.doc
- 2014届高考英语(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第一部分第一节专题九 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doc
- 2014届高考英语(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语法专项突破十语法专练知能闯关.doc
- 2014届高考英语(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语法专项突破四 动词和动词短语.doc
- 2014届高考英语(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语法专项突破五 非谓语动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