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的人生思考与精神超脱.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逋的人生思考与精神超脱.pdf

第25卷 第 1期 忻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_25 No.1 2009年 2月 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Feb.20o9 林逋的人生思考与精神超脱 吉艳丽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陶潜之赏菊饮酒,林逋之梅妻鹤子,几成 中国隐士的象征。分析林逋的诗歌及前 人对他的论述 ,可以发现儒 、道、释思想是造成林逋 隐逸的最主要 的原 因。他 的隐逸不仅 塑造 了他清高脱俗和高雅闲逸的人格,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林逋完成了自我实现。 关键词 :林逋;隐逸;人格;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 :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1491(2009)01—0014—03 林逋 (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性 义为交际之道,以廉耻为律己之法,游息于是,朋友见钦而不 淡泊名利,一生未娶,也未作官。林逋一生好梅与鹤,有 “梅妻 敢欺,妻子取法而不敢侮,尽思患预防之礼,所以譬之四维,其 鹤子”之称。林逋年少时家境贫苦,缺衣少食,他处之泰然,壮 可废而不张乎”、“父之教子必以孝,君子责臣必以忠,子不子, 年游于江淮之间,40岁后便归隐于杭州孤山,且隐居2O年直 臣不臣,安可为之?以仁为宅,以礼为门,以义为路,居处于 至去世。他的文学修养极高,但他不愿做猎取功名的 “章名之 是,出入于是,践履于是,安得不谓之君子”、“和以处众,宽以 学”,虽然如此,他在当时的影响却极大,就连宋真宗对这位孤 接下,恕以待人 ,君子人也”、“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 高的隐士也颇为欣赏,赐以粟帛。当时一些有名的大臣如范 辱”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上文所说的儒家思想,也证实了林逋 仲淹、欧阳修、司马光、宋祁等人都很推崇他。当时的杭州知 的儒家情怀,不论为人,还是处事,他都以儒家的标准来要求 府薛映、李及经常到他的处所清谈终 日,一些著名的僧道也与 自己和影响他人。也正因为这种主导思想,他才反复劝勉别 他交往甚密。其诗今已十不存一,有 《林和靖诗集》四卷传世。 人努力仕进,对侄儿林宥的及第,他更是惊喜交集,焚香感激。 林逋诗歌的版本比较多,如明正德丁丑余姚陈氏刊本、万历四 (见晁补之 《鸡肋集 ·跋林逋荐士书后》)那么林逋的隐逸又 十一年钱塘何养纯刊本、清康熙戊子长洲吴调元刊本、同治癸 做何解释呢?是否与他的儒家情怀相矛盾呢?为何他对人对 酉朱孔彰依抱经堂校刊本、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一九八六 己表示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年沈幼征校注本等等。本文所依据的是一九八六年浙江古籍 儒学有 “内圣”和 “外王”两种思想(见 《庄子 ·天下》: 出版社出版的沈幼征的校注本。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 本文在借鉴前人和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 所欲焉,以自为方”)。所谓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林逋诗文的分析,力图对林逋的人生思考以及他的精神超脱 (《孟子 ·尽心上》)。孔子评弟子,以颜 回的德行为第一。 给以全面的认识。 《论语 ·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1 林逋的隐逸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走的是内圣的道路,这也是宋 宋史载:“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 学的道路。在林逋的诗文中,他对颜回之隐就极其推崇,“惟 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林逋生于吴越,世代奉儒 ,《成淳临 应数刻清凉梦,时曲颜肱兴未厌”(《杂兴四首之二》)、“独有 安志》载,林逋祖父林克己,曾为吴越王钱氏的通儒院学士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