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儿)”句式研究综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差(一)点(儿)”句式研究综述.pdf

1 语言文字 “差(一)点(儿)’’句式研究综述 代玲玲 (安徽大学中文系 安徽 ·合肥 230000)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09)36—252-02 摘 要 对于第一语言就是汉语的学习者来说,理解 “差一点 朱德熙也意识到 “企望说”的不足之处,于是又提出了“中性”的 儿没+VP”的两种含义可以直接通过语感和具体的语境。但是对于 概念,即在说话人看来无所企望望不企望的观点。但这一观点引起 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理解并且熟练掌握这个句式并不是一件容 了颇多争议,值得商榷重新定量。 易的事。因此,需要对 “差一点儿”句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2_2积极成分说 从而帮助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学习者更好地掌握。 石毓智于 1993年提出积极成分说来反驳 “企望说”,他认为企 关键词 “差点儿” “差点儿没” “企望说” 语义 句法 望和不企望发生的事可以分别由 “积极成分”和 “消极成分”来代 形成动因 替,他认为 “积极成分”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而 “消极成分”不具有这 两个特性,因为会随着说话者的主观想法而发生变化。石毓智认为 1引言 “积极成分”的词语包括 “做好”、“考上”、“办成”等,而 “输光”、“修 “差一点儿”句式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是学生极难掌握也是 坏”之类是表示 “消极成分”的词语。但是,不同的场合中,积极成分 教师不容易说明的一种句式。这是由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的, 和消极成分的性质并不是保持绝对不变的,互相转化的情况时有发 即:差“一点儿没+VP”可以同时具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含义。对于这 生。例如在摔跤比赛中,摔“倒”一词就属于 积“极成分”。 一 句式的解释一直以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一个统一的建 其实,企望就是积极成分,不企望极大程度上就是指消极成分, 议。2O世纪5O年代朱德熙先生提出的 企“望说”应该是至今为止影 朱德熙的 企“望不企望因人而异”的说法就考察看来基本等同于石毓 响最广泛的观点。80年代中期至9O年代,沈家煊、石毓智等也都对 智指出的“同一个成分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其积极性和消极性可能发 此做过解释。进入 2l世纪,这一句式并没有受到冷落,讨论反而有 生变化”。 企“望说”和 积“极成分说”其实是可以等同的。因此 “积极 愈演愈烈的趋势。先是董为光另辟蹊径,从语言认知心理角度提出 成分说”的提出并没有跳出 企“望说”的局限,开创新的思维模式。 “趋向说”,试图阐释深层次原因。后来周一民发现在北京方言中 2.3趋 向说 “差一点儿没 、”句式有两种重音停顿表达,意义却是相反的,不能 董为光又在20o1年指出,考察 “差点儿”句式,可以发现事件趋 运用 企“望说”来完全准确地解释具体语言现象。本文就这一句式 向和成果趋向是其中隐含着的两种不同的基本趋向。这一观点是从 语义、句法、逻辑、语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全面分析与探讨。 认知的角度来看待的。事件趋向是指相当于正常状态的偶发事态的 2语义方面的研究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