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篇《 As We May Think》 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名篇《 As We May Think》 解读.doc

科技名篇《As We May Think》解读 徐跃权 于 宁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130117) 文 摘 对V. 布什《As We May Think》 关键词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 题名翻译 主题内容 学科情报学 An Academic Review of As We May Think by Vannevar Bush Xu Yuequan Yu Ning (School of Media,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Abstract: In 1945 Vannevar Bush published his famous essay As We May Think. We review the most of its title translations in Chinese, give a correct form and reasons. Moreover we analysis its subject matter, and evaluate its discipline positions and impacts in library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mputer science. Keywords: As We May Think Title translation Discipline position Subject matter Library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mputer science 1945年7月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1890-1974)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上发表《As We May Think》Life)转载。60年后,国内知名学者周晓英、王知津不约而同发表纪念文章,明确认为该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情报学的真正诞生[2~3]。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布什布什IT和互联网“思想之父”等,《As We May Think》1篇论文[5]”。台湾学者李德竹对布什研究颇深,著有论著多种[6-7]。《思维之际》是其一贯译法,在台湾地区较为流行。 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分卷根本没有提及布什及其著作。“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分卷的正文仅有一次提及布什。由武衡先生写于卷首的“情报学”专文明确提到布什,并将其文译为“诚若所思”。至今被国内许多学者沿用。1995年诚如我们想象的那样As We May Think”,可检索到23万余网页。很多网页提供了经过许可的英文全文,也有法文、德文、中文的译文。运用简单的技巧,就可以搜罗到大多数的汉语译名。按照“信、达、雅”的标准衡量,目前的几十种译法良莠不齐,甚至有错译,需要甄别。 2.1译法种种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As We May Think作为篇名虽然只有4个最常用的单词,但由于布什未予解释,导致后人理解起来见仁见智,让人莫衷一是。不加翻译、直引原文虽然简便,如《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谈美国大学启示录e”和“think”这两个实词涵义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将各种译法归纳为: 第一种:以思维机械化为题。如《我们的思维能够机械化吗?》,《与人一样思考》、《像我们一样可以思维》、《我们可能这样思想》等。这种译法在本质上是错误的。因为原题中并没有“机械”、或“机械化”的字样。在原文中虽然多处出现了“mechanisms”和“mechanization”,但从来没有与“思维”联系在一起。布什自己甚至认为:“对于发达的思维,没有任何机械的替代物(For mature thought there is no mechanical substitute.)”。把文章的主题概括为“思维机械化”或“能够思维的机器”者估计是受到了后来科技发展的影响。今天人类虽然在数学问题的机械证明、语言智能翻译、电脑下棋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但距离实现思维机械化还非常遥远。l997年当有记者问比尔·盖茨:如果您只能解决一个问题,那将是什么?盖茨说:“我想更好地了解人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9]”即使把“Memex”看成是今天的计算机或数字图书馆,我们能说它们就可以象人一样思维思维机器hink”不能做“思维”讲。它在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Thinking”也仅出现一次。如果文章主题是“思维机械化”,那为什么会通篇未加论述呢? 另外,王大明似乎我们可以思维题目中的我们可以思维实际上指的是我们可以用机器思维。《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