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低蛋白食物组,设年龄为x,身高为y,同样可得线性回归方程 =51.226+8.686x,通过对斜率、截距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不同食物对婴儿的身高有显著的差异,且高蛋白食物组同龄婴幼儿身高明显高些. 点评:线性回归分析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两个变量已有数据的分析,来预测这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一般步骤是:①进行线性相关性检验;②如果具有线性相关性,求出线性回归方程;③将观测值代入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变式探究 3.某班5名学生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如下表: (1)画出散点图; (2)求物理成绩y对数学成绩x的回归直线方程; (3)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96,试预测他的物理成绩. 61 64 71 65 78 物理成绩y/分 63 66 73 76 88 数学成绩x/分 E D C B A 学生 解析:(1)散点图如图. 考点四 独立性检验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序号 83 57 90 77 78 64 93 67 71 数学成绩 98 84 67 65 92 94 80 75 95 数学成绩 9 8 7 6 5 4 3 2 1 序号 【例4】 某学校课题组为了研究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的关系,随机抽取高二年级20名学生某次考试成绩(满分100分)如下表所示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序号 84 61 91 69 85 48 82 77 81 物理成绩 93 82 58 71 91 87 72 63 90 物理成绩 9 8 7 6 5 4 3 2 1 序号 若单科成绩85分以上(含85分),则该科成绩为优秀. (1)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单位:人). 20 合 计 物理成绩不优秀 物理成绩优秀 合计 数学成绩不优秀 数学成绩优秀 (2)根据题(1)中表格的数据计算,有多大的把握,认为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有关系? (3)若从这20个人中抽出1人来了解有关情况,求抽到的学生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至少有一门不优秀的概率. 参考数据 ①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和Y,它们的值域分别为{x1,x2}和{y1,y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称为2×2列联表)为: 则随机变量K2= ,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 a+b+c+d b+d a+c 合计 c+d d c x2 a+b b a x1 合计 y2 y1 ②独立检验随机变量K2的临界值参考表: 10.828 7.879 6.635 5.024 3.841 2.706 2.072 1.323 0.708 0.455 k0 0.001 0.005 0.010 0.025 0.05 0.10 0.15 0.25 0.40 0.50 P(K2≥k0) 解析:(1)2×2列联表为(单位:人): 20 14 6 合计 13 12 1 物理成绩不优秀 7 2 5 物理成绩优秀 合计 数学成绩不优秀 数学成绩优秀 (2)提出假设H0:学生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没有关系. 根据列联表可以求得K 2= ≈8.8027.879. 当H0成立时,P(K27.879)=0.005. 所以我们有99.5%的把握认为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有关系. (3)由(1)可知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都优秀的学生的人数为5人,则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至少有一门不优秀的学生人数为15人. 故从20名学生中抽出1名,抽到的学生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至少有一门不优秀的概率为 = . 点评: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 (1)列出2×2列联表,假设两个变量无关系; (2)根据公式K2= 计算K2的值; (3)比较K2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出统计推断. 变式探究 4. (2012·罗定中学模拟)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在某学校随机抽出20名15至16周岁的男生,将他们的身高和体重制成2×2的列联表,根据列联表的数据,可以有____________ %的把握认为该学校15至16周岁的男生的身高和体重之间有关系. 20 13 7 合计 15 12 3 不偏高 5 1 4 偏高 合计 不超重 超重 附:独立性检验临界值表: 独立性检验随机变量K2值的计算公式: 10.828 7.879 6.635 5.024 k0 0.001 0.005 0.010 0.025 P(K2≥k0) 解析:K 2=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4导数的简单应用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6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7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8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综合应用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9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10数列的综合应用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11直线与圆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12圆锥曲线的基本问题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13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14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九章第一节算法的概念与程序框图课件文.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八节不等式的证明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二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二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文.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九节数学归纳法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六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六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文.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七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三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三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课件文.ppt
最近下载
- 电气联锁保护培训课件.pptx VIP
- 视觉引导类应用总结( 包含详细的旋转中心计算公式).pptx VIP
- 鲁棒控制-01.ppt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专业自评报告.docx VIP
- 断路器及GIS多型号液压操动机构动作原理及故障处理方法.pptx
- 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哲思化写作素材4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弗洛伊德、萨特).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