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江西部范大学硬士学位论文 黄晓弘 李烈钧抗日救亡活动考速
亡台 士
日盯 雷
李烈钧是民国名人之一,学术界对这位近代人物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充分。李烈
钧英名出于辛亥之世,其前半生亲历辛亥革命、督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
运动等,是其人生的辉煌阶段,史学界对这~“辉煌时期”的李烈钧研究得比较多。
相比较而言,对他后半生的研究则显得不足,其中对抗战时期(按:以“九·一八”
为上限)李烈钧的研究更为薄弱环节,这一点在我们大陆史学界表现得犹为突出。对
他抗战时期的活动,除了一些回忆性文章和传记性的材料之外,学术性论文仅有以下
三篇:
(1)徐辉淇《“九·一八”事变与李烈钧“开放政权”》,发表于《近代史研究》
1992年第l期。该文对“九·-A”后李烈钧“开放政权”的政治主张进行了考察
和分析。 。
年第1期。文章研究了李烈钧对察哈尔抗日的支持以及后期对察哈尔问题的调停。
(3)王晓荣《李烈钧等与冯玉祥在30年代初的反蒋抗日活动》,发表于《江西
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该文认为,“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军侵略的深入以及
蒋介石实行“援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李烈钧等上海反蒋派与冯玉祥频频接触,酝酿
反蒋抗日活动。冯移居张家口后,李烈钧等积极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冯玉祥筹备举
兵抗日。
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九·一八”事变后的李烈钧作一尝试性研究,以补史
界对其后半生研究之不足。第一,李烈钧挽救危亡的政治主张。“九·一八”事变后,
国民党当权派与在野派在对日方针上有严重分歧,李烈钧反对当权派对日“绝对不抵
抗”或妥协退让的方针,主张坚决抗日;为了抗日救亡,他还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改
革内政(即“开放政权”),于是就提出了“御外患、修内政”的主张。前述徐文实际
上仅研究了本文所指的“修内政”部分,对李烈钧的抗日主张虽有涉及,但未作正面
论述。而且,得益于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的新史料《李烈钧集》,本文对“开放政权”
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第二,为挽救危亡,李烈钧还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具体性
工作。这方面仅有极小一部分为前述王文所研究过,其余大部分学术界迄无研究。因
而从总体看来,本文的研究是颇有价值的,至少笔者本人是这样希望的。
笔者学识浅陋,且初入史门,本文的缺点与不足肯定很多,敬请各位答辩委员指
正!
江西师范大学预士学位论文 黄晓弘 李熟钧撬B救t语动考述
李烈钧抗日救亡活动考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等国领衔设计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牧有也不可能解决它们与日本
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西方列强受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困挠.苏联忙于
国内建设.中国依然贫弱。日本军国主义认此为推行其大陆政策的良机,遂于1931年9月18日发
动了侵略中国的事变。
“九·--A”事变发生后,中El民族矛盾上升,团结御侮、抗日救亡成为中国社会的政治主题
和全民族的共同要求。中国共产党连续发表宣言、决议,主张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可国
民党最高当局却违背民族意愿,对日本的进攻采取逆来顺受,“绝对不抵抗”的方针,致使东北国土
大片沦丧。南京政府这一错误政策遭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掀
起了广泛的抗日民主运动,纷纷起来反对日本侵略,要求南京国民政府改变外交方针.“对日宣战”,
一些国民党爱国官兵也纷纷请缨抗日,东北人民积极组织各种抗日武装,东北军一部分爱国将领更
是澈于民族义愤,先后拒绝不抵抗主义命令,奋起抗争。
砸对全国性的救亡浪潮.国民党当局执迷不语,愚以“不抵抗”为得计。针对民众“对日宣战”
的呼声,汪精卫在多次谈话中表示,中国无力也不应该向日本宣战。蒋介石更要求全体国民以“忍人
之所不能忍”的精神等待国联伸张正义,命令军令部通令所有部队,对日军入侵东北,应“坚怨沉
毅,力持镇定”,“务避轨外行动,致滋口实”,。人为造成爱国官兵“救国有心,请缨无路”。的局面。
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政策,客观上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从而激起了国民党上层爱国之士的愤
怒,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最高当局改弦易辙,采取切实措施,拯救危亡。李烈钧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