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霉和粘帚霉防治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初步的研究.pdfVIP

木霉和粘帚霉防治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初步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l前言 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以及油菜育种和产品开发的成 功,油菜的用途扩展到蛋白质、饲料、工业原料和医药等多方面。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油 菜生产的发展。八十年代后,我国已成为四大油菜产量围之一【“。油菜在生产中经常受 到许多病害的侵染,其中油菜菌核病是我国油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尤以气候相对凉爽和 潮湿的地区严重【2I。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汕菜发病率约为10%一30%,严重者达80% 以上。油菜感病后一般较健株减产10%~70%,粗脂肪含量降低1%~5%,给生产上带来 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增施氮肥和密植,引起后期倒伏,发病更为严重。目前油菜菌核 病的防治主要靠化学防治,但化学防治存在很多弊端,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防效不 佳。人们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核盘菌的生物防治上。 1.1油菜菌核病的概述 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种世界性病害131。其地理分句极广,在矗大洲,100多个国家皆有流行发生。该病最早 种或亚种的植物,新的寄主还在不断发现f6t。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记录的寄 危害蔬菜及草本观赏植物。因此花园菜地是此菌潜伏场所之一。核盘菌的各个发育阶段 对于外界条件的要求是不~致的。菌核不需要休眠即可萌发,但萌发对温湿度的要求严 格。只有在低温高湿的的土壤中持续约一个月左右才能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予萌发 的温度要求很宽,它有耐干耐寒的能力。在5+C~30℃之问,24h内的萌发率都能超过50%, 而在5℃或IO。C的温度下发芽率最高,而且萌发最快。它在接近饱和的相对湿度下,并 不需要一层水膜就能萌发。油菜菌核病在我国的分布共19省,而以长江流域及东南沿 海各省为主。发生和流行决定于较低的温度(15℃左右)、充沛的雨量(月平均超过 以及松花江流域的夏季,符合这种情况。在秦岭以北,包括华北和西北,上述三方面的 配合基本上是不协调的,因此菌核病很少发生。油菜核盘菌在其生活循环中有90%的时 间以菌核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每年产生两次子囊盘,一次在深秋,是次要的,另一次在 早春,是主要的【“。油菜从【!I!『期到成株期均I叮发瘸,I『『J以花期以后发病最盛。病原菌能 侵染油菜地上部的各个器官组织。花瓣最容易感染,衰老的叶片及受冻后的嫩叶也容易 感病。核盘菌主要靠菌核萌发后形成的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降落到油菜花瓣或衰老叶 片后萌发并侵入,完成初侵染。而带菌花瓣或叶片飘落或接触到油菜茎杆、枝条等处, 病斑上的菌丝随即侵入,完成再侵染,导致整株或枝条枯死171。在叶片上的症状是:叶 片上产生原形或不规则形大病斑,病斑中心狄褐色,中层暗青色,外围具黄晕。茎部感 病时,病斑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椭圆形,多自主茎下部开始发生,以后呈梭形或长条 形直至绕茎成大型病斑,病斑略微凹陷,中下部为白色,边缘褐色,病健交界明显。至 病害晚期,茎髓被蚀空,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如麻,极易折断,茎内部形成许多黑色 菌核。茎部受害严重的全株枯死,轻者部分枯死或提早成熟,种子不饱满,秕粒增加12J。 以上各病部的表面,在湿润条件下均可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以后形成黑色菌核。最后落 到土壤里、留在土表或耕作时被翻埋入土壤中,一旦具备菌核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后,便 又可以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进行侵染[81。再侵染是导致产量和质量降低的主要因 素‘91。 1.2油菜菌核病的防治 1.2.1油菜菌核病传统防治 目前,油菜菌核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化学防治。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油菜花期对油 菜地上部喷施化学杀菌剂,往往防效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油菜花期植株高 大繁茂,药剂很难达到植株下部;(2)菌核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间发病差异大,甚至 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用块病情也不同;(3)迄今为止,尚无准确、简便的预测预报方法。 把地上部施药和土壤施药结合起来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这势必会增加防治成 本,造成环境污染甚至有可能出现耐药菌株。利用品种抗病性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 ~,但迄今尚未找到对核盘菌免役和高抗的油菜品种或材料㈣。轮作和其它的耕作栽培 措施虽然也能降低土壤内的菌核量,但由于核盘菌在土壤内的存活时间长,效果同样不 理想。鉴于上述原因,20i!=|=纪80年代以米人们逐渐把目光投I柚了生物防治。 1.2.2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研究现状 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以活体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核盘菌的研究较多,已有的 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叶围、根围及内生微生物甚至包括一些植物病原物对核盘菌均有一 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据报道现在已知有30多币it以上的真菌、细菌或其它生物对核盘菌 具有寄生性或拮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xmcka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