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育竞争新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十二五”及2020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冯 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内容摘要】本报告首先简要回顾了近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
特征,然后介绍了“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认为在“十
二五”期间产业结构向好的方向转变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工业化将处在由中级阶
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期;“十.--.K”时期(即2015.2020年)结构优势的效果和变
动的幅度将更加明显。本报告提出这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明确四个目标和五项
任务,并从服务业发展、技术改造与创新、资源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财税
政策、垄断行业改革和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 产业结构 升级转型
一、近十年来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
l、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改善,但第三产业持续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
年15.1%、45.9%、39.0%的情况相比,表现出了第一产业比例明显下降、第二
产业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有所提高的特征(见附图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十年间提高了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过度依
赖工业的局面有所改变。然而,服务业发展滞后也是不争的事实,自2003年以
来表现出了服务业发展的徘徊不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多年处在略高于
40%的水平。
从就业结构来看,过去十年,由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促使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an第三产业的持续转移。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
上世纪末的50%降低到2009年38.1%,绝对数量也从3.6亿人下降到2.97亿人,
1本文为困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卜二五”预研究课题“+l’二五’及2020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研究”课题
的成果。课题组负责人冯飞,课题组成员杨建龙(困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魏际刚(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1∞
减少了17.5%。与此同时工业、尤其是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快速增长。截止2009
年末,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从上世纪末的27.5%提高到34.1%,提高了6.6个百
分点。不过,与产出结构相比较,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仍然最大。
2、工业呈现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02年以后,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入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主导、城镇
化加快发展的新阶段,重化工业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呈现了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
重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见附图2)。
工业内部的采掘业、轻型加工业、原材料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高技术
产品制造业及其他行业六大类(划分标准见附表1),占工业产值的比例分别为6
制造业加快发展,2000-2009年,装备工业固定资产净值总量扩大了一倍左右,
而主要产品产量扩大了5倍,从而表明单位资本的产出能力提高了两倍以上,技
术水平和规模经济的提高,明显增强了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装备产品出口
持续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占比相对稳定,经过上世纪最后十年的快速增长后,
近年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明显放慢,占比在2000年20%的
水平上逐年小幅回落,但随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深度应用、生物技术产业
等发展,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潜力。轻型加工业占比正逐步降低。
3、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但比重仍然偏低
近十年来,服务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交通、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
服务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文化、体育、会展、教育培训、中介服务、动漫、创
意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
始显现,大大提升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
我们将服务业划分为生产性和生活性两类(划分标准见附表3)。生产性服
务业在国民经济和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37.3%上升到38.0%。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速20.4%,高出生活性服务业5.2个百
分点。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来看,比重最大的仍是传统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其次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见附表4)。
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从服务业的就业结构看,尽管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铅锌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pdf
- 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孕产妇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研究.pdf
- 某挖泥船柴油机润滑油光、铁谱监测研究.pdf
- 某住宅无机保温砂浆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研究.pdf
- 牡丹品种花结构的数量研究初报.pdf
- 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之三——不同树脂基对木塑复合材料制品性能的影响.pdf
- 木寨岭隧道控制大变形的支护参数优选研究.pdf
- 苜蓿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pdf
- 苜蓿假盘菌侵染苜蓿叶片的组织病理学研究.pdf
- 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动态变化研究.pdf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