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脸识别是生物特性鉴别技术的一个主要方向,它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多个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多年来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相对于其它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人脸识别技术是最直接、最自然、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与其它技术相比,它具有侵犯性小、较少需要或不需要用户的主动配合、样本采集方便、应用场合广泛、潜在的数据资源丰富、设备成本低等优点[1]。人脸识别系统具备操作及流程简单、适用面广、支持一对一或一对多比对、支持多点同时采集比对、带有数据库支持记录及查询功能,对采集现场环境要求较低,可在极短的时间里判断出进出者的身份是否合法,杜绝使用他人钥匙、密码、磁卡等非法进入。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较高,且拥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它可以应用于公安部门的犯人档案管理、犯人辨认查找、刑侦破案、安全验证系统、信用卡验证、医学、档案管理、视频会议、人机交互系统、证件核对、保安监视、门禁控制及至自动柜员机(ATM)等多种场合[2]。
人脸识别对人类来说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对计算机而言,人脸识别却远非一个已解决的课题。所有的人脸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在纹理上也十分相近。另外图像受光照、成像角度及成像距离等外界条件影响,具有“一人千面”的特点,欲建立一种具有各种不变性的描述模型还是比较困难的。此外,人脸识别技术研究与相关科学的发展及人脑的认识程度紧密相关[3]。诸多因素都使人脸识别研究成为一项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一方面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电子商务、重要场所的安全认证、智能化环境等许多应用领域对与人脸有关的信息处理提出了迫切要求;另一方面,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为满足实际应用系统对人脸检测、跟踪及识别技术的实时化要求提供了可能性[2]。
所以,人脸识别的研究不仅涉及心理学、生理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分析与处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更是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的典型案例之一[2]。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助于对其他对象识别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人脸识别也因此成为这些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30年来,人脸自动识别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工程索引(EI)上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已达数千篇,包括IEEE PAMI在内的重要国际期刊也有专栏甚至专刊报道人脸识别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还出现了专门的国际学术会议,如人脸手势识别国际学术会议[1]。目前人脸识别领域内最著名的国际研究机构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南加州大学、CMU卡内基—梅隆机器人研究及交互系统实验室、马里兰大学等。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也有不少研究机构在人脸识别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4]。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的许多研究机构在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攀登计划等资助下,开始了对人脸识别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自动化系、电子系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信息学院、中科院自动化所、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中山大学数学系等,他们在人脸识别研究领域都进行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尝试,积累了经验[5]。中科院计算所人脸识别研究小组2001年5月与专门从事人脸识别商业系统开发和销售的四川成都银晨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合作,在北京成立了ICT-YCNC人脸识别联合实验室,专门研究和开发商业人脸识别系统。一年来,实验室在实时人脸检测与跟踪、人脸识别、人脸确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开发了一套具有良好鲁棒性的实时人脸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SFS的人脸识别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开发了一套实时人脸识别确认系统,目前已通过系统测试,并进入产品开发阶段。另外,实验室以成熟的“特征脸”人脸识别技术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很多改进和扩充,尝试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基于GMM的双子空间人脸识别方法等,研究了基于Gabor小波变换和弹性图匹配的人脸识别技术,以及基于统计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等[5]。
1.3 人脸识别的常用方法
(1)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
几何特征最早是用于人脸识别的。人脸由眼睛、鼻子、嘴巴、下巴等部件构成,正因为这些部件的形状、大小和结构上的各种差异才使得世界上每个人脸千差万别,因此对这些部件的形状和结构关系的几何描述,可以作为人脸识别的重要特征。将人脸用一个几何特征矢量表示,用模式识别中层次聚类的思想设计分类器达到识别目的[6]。这就要求选取的几何特征矢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反映不同人脸之间的差别,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消除时间跨度、光照等的影响。几何特征矢量是以人脸器官的形状和几何关系为基础的特征矢量,其分量通常包括人脸指定两点间的欧式距离、曲率、角度等[6]。
(2)基于弹性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铌微合金化技术魅力和广阔前景——十五期内我国微合金化技术进展.pdf
- 拟线性抛物非局部边值问题解存在唯一性及其最优控制.pdf
- 年产140万吨冷轧带钢--毕业论文.doc
- 黏塑性弹流润滑膜承载能力的研究.pdf
- 碾压混凝土单轴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pdf
- 尿素级316L不锈钢非敏化态晶间腐蚀与电位关系.pdf
- 镍镉镍氢电池性能及应用前景.doc
- 镍氢电池电化学原理和工艺.doc
- 宁波市市区居民消费函数实证分析.pdf
- 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基本性能研究.pdf
- 【《以友谊股份并购百联股份为例,探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14000字论文】 .docx
- 2024年延安市中医医院招聘真题 .pdf
- 高考天津卷:2024年-2022年《政治》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pdf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新测试卷(配2025年春改版教材).pdf
- 【《2氯5硝基苯甲酸构筑的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 .pdf
- 2024年三明市泰宁县专业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docx
- 2025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pdf
- 【《股权激励在中国核电中的激励强度与效果关系分析》13000字】 .pdf
- 微课程写作实践探索.pdf
- 【《劣质煤燃烧对TD电厂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论文)》13000字】 .docx
最近下载
- 《肠内肠外营养护理》课件.ppt VIP
- 国家噪音标准规范.doc VIP
- 第2课 土特产包装设计 课件 2023—2024学年浙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桃花源记》《感士不遇赋(并序)》《归园田居》《饮酒》含答案.docx
- 5万吨农副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可研性分析报告.doc VIP
- (6S管理)污水自来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目可视化管理设计方案.pptx VIP
- 化工设计习题及答案.doc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四年级下册劳动《包装礼品盒》PPT课件.pptx VIP
- 正己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