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3《蜡烛》活动导学案
【学习重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本文写于第二次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本文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是发生的一个故事。题材介绍: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P10第一题
(五)读懂大意,理解文章的主旨,《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它赞美了,讴歌了。
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二.研习展评:(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一)课堂探究:(困难是存在的,信心是永恒的,挑战你的思维,相信自己行!)
聚焦目标一.二:
1.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找出文章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3)“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2.蜡烛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烈士的生命之光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文章主旨揭示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将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布置作业: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文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人教版).doc
-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2《桥之美》吴冠中(人教版).doc
-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3《苏州园林》叶圣陶(人教版).doc
-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人教版).doc
-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5《说》(人教版).doc
-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人教版).doc
-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7《奇妙的克隆》谈家桢(人教版).doc
-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8《恐龙无处不在》(人教版).doc
-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9《生物入侵者》梅涛(人教版).doc
-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0《落日的幻觉》黄天祥(人教版).doc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0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人教版无答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05《亲爱的爸爸妈妈》(人教版无答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06《阿长与〈山海经〉》(人教版无答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07《背影》(人教版无答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09《老王》(人教版无答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0《信客》(人教版无答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1《中国石拱桥》1(人教版无答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1《中国石拱桥》2(人教版无答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3《苏州园林》1(人教版无答案).doc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3《苏州园林》(人教版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