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在水害易发地段框构顶进与方法研究.docVIP

汛期在水害易发地段框构顶进与方法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汛期在水害易发地段框构顶进的方法研究 王亚洲1,段文娟 (太原铁路局太原工务段,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030013) 摘要:本文结合石太客专K223+797m处原晋安道口2-6m框构桥工程,介绍在既有线汛期水害易发地段的框构桥施工中,为防止水漫线路,确保安全和质量,根据实地勘测及调研,结合现场地形条件及周边环境,经过多方面论证,最终采用堵排结合、南北分流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框构桥;汛期;顶进;水害;分流 中图分类号:U448.25 Flood season in water damage prone area the frame structure jacking method resarch WANG Ya-zhou,DUAN Wen-juan (Tai Yuan Rail way Station Tai Yuan Gong Wu Department. Xing hua ling District City Tai Yuan Province Shan Xi,030013)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is combination of Shijiazhuang-Taiyuan Passenger Dedicated K223+797m at Jinan crossing 2-6m frame bridge project, introduced in the existing Flood flood prone area of the frame bridg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water line,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site condition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fter many arguments, eventually adopting the plugging row of binding, North and South Stream Technology. Key Words: Frame Bridge;Flood Season;Jacking;Water Damage;Shunt 1 工程概况及场地周边雨量统计 1.1 工程概况 本框构桥为两孔六米,位于既有石太下行线K232+628.5,石太客运专线K223+797处,为石太客专平改立工程。在石太下行线K232+628.5处正交下穿2条正线和2条客运专线。该桥长25m,桥孔跨径6m,净高5.5m。需在汛期顶进,且该处为我段历年水害多发地段。道口南侧石太下行K232+600处1—2.0m排洪涵已完工,道口北侧石太线下行k232+733的1—1.5m及k232+738的1—0.5m为既有排洪涵。 场地周边雨量统计 ⑴由于现场地形条件比较复杂,再次对晋安道口上游地形地貌进行了实地勘察和测量,并从山西省测绘局档案室调阅了1/50000地形图,重新对晋安道口上游的汇水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在原晋安道南侧胜利街下穿铁路立交桥贯通后,分流了该范围内四分之一的汇水。据此确定晋安道口上游有3平方公里内的汇水面积,按照十分钟9.5mm的成灾雨量计算,最终在道口附近汇水总量为25m3/s。经与山西省气象台及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联系,今年七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多1成,但出现成灾雨量的概率较小,所以该处防洪预案围绕25m3/s进行设防和布控。 ⑵目前已有排水设施的泄洪能力为25.02m3/s,其中: K232+600的1—2.0m排洪涵的泄洪量14.86m3/s,k232+733的1—1.5m排水涵的泄洪量为6.8m3/s,k232+738的1-0.5m的泄洪量为0.8立方/秒,垛完草袋后两侧水沟的泄洪量为2.56立方/秒。另在现场配备36台水泵,排洪沟泄洪能力不足时使用。 2 汛期框构顶进方案的确定 2.1 历史条件 ⑴原晋安道口是我段历年水害多发地段,由于地势低洼,上游坡度及汇水面积较大,一是由享堂村从北往南的雨水;二是东山及晋安化工厂从东往西的雨水,最终向晋安道口汇集。洪水沿着与原道口贯通的道路下泄,极易造成由于既有排水设备泄水能力不足引起的水漫线路。其中2008年汛期,原晋安道口由于大到暴雨多次发生水漫线路。 2.2 方案制定 ⑴此处防洪方案的原则是以排为主,堵排结合,南北分流,享堂村方向的排水由北侧两座圆涵承担,基坑东侧的排水经过挡水墙和导流明渠引入到基坑南侧的方涵中。当遇大雨及以上雨情时,36台水泵同时启用。 3 抢险队伍及材料 为了保证遇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