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逝之命与诗歌之塔 ——朱湘与中国早期新诗的规范化杨四平【内容提要】本文首先肯定了朱湘的新诗创作所具有的方向性意义,重新评定朱湘的新月派的“派籍”问题,以及阐明朱湘的“真的文学、好的文学”观点;其次,以“性”“朋友”“文章”为中心轴从正反两面探究了朱湘新诗创作的思想精神积淀与历史文化成因,并从文化哲学层面探讨了朱湘自杀的深层原由;最后,从朱湘创作由《夏天》期而《草莽集》期到《石门集》期,动态地详析了朱湘新诗的思想与艺术的成熟、风格与个性的形成,及其对中国早期新诗
规范化建设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 键 词】性/朋友/朱湘诗歌/自杀/中国现代格律诗/规范化 深入本世纪之末的今天重谈朱湘,该是仍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话题。近年来,尽管关于朱湘的书渐渐多了些,如朱湘诗文选、朱湘研究资料、《朱湘书信集》、《海外寄霓君》、《二罗一柳忆朱湘》等十多种在国内发行;尽管朱湘在29年(1904—1933)的短暂生命中只留下了四本诗集即《夏天》(1925)、《草莽集》(1927)、《石门集》(1934)和《永言集》(1936)(而且生前只出版了前两部),二本评论集即《中书集》(1934)和《文学闲谈》(1934),二本书信集即《海外寄霓君》(1934)和《朱湘书信集》(1936)和三部译著即《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与《番石榴集》(1936);尽管学术界对他的专题研究仅出《现代诗人朱湘研究》一部;尽管朱湘曾经就没有而且现在还没有成为社会文化热点和诗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是,朱湘诗歌的艺术价值及其对中国新诗的正面建树是功不
可没的。 早在30年代初期,沈从文就认为,朱湘的诗,“代表了中国十年来诗歌的一个方向”,“可以说是一本不会使时代遗忘的诗”,“在中国的现时,并无一个”(注:沈从文《论朱湘的诗》,1931年《文艺月刊》三卷一期。)与他相同。学术界一直流行着朱湘是前期新月派中除闻一多、徐志摩外的另一位重要诗人的观点。(注:钱理群、吴福辉等合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P172。)而前几年,也有人对此持异议——认为朱湘是文研会会员而非新月派诗人。如钱光培在《现代诗人朱湘研究》专书中就把朱湘写入“文学研究会一群”一章;他从文研会的会员录上推算出朱湘加入该会的时间在1923年到1924年之际;他还认为,尽管朱湘1926年参与了《晨报·诗镌》的活动,次年就出国,1929年归国后又参加《新月》的活动,但很快与其盟主徐志摩反目并对徐诗相当鄙薄,朱湘说:“闻一多刘梦苇最好,汪静之郭沫若次之,徐志摩又次之”。(注:《朱湘书信集·寄徐霞村》,天津人生与文学社1936 年版,P41。)总之,钱氏已从朱湘与文研会的关系,朱湘与《晨报·诗镌》的起初关系以及朱湘与徐志摩的决裂等方面得出一反“常理”的结论:朱湘并非新月派中人,亦非同志者,而是视若路人的反对者。又如游友基也认为,尽管种种迹象已“使人对朱湘的新月派的‘派籍’产生怀疑”(注:游友基《中国现代诗潮与诗派》,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P301。),但是朱湘的诗仍应属于新月派,体现出新月派的流派特征。据此,我认为,朱湘虽曾是文研究会员,虽不是“合法”的新月派,但也与新月派有着巨大的亲缘关系。1931年陈梦家在编同仁诗选《新月诗选》时已将朱湘列入其中。沈从文当年所说的朱湘的诗代表了中国新诗第一个十年的发展方向,也应是指朱湘的诗所具备的新月派特征(现代格律诗的规范化之要求即“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注:陈梦家《新月诗选·序》,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P17。 ))而言的。 在同辈诗人中,朱湘欣赏闻一多诗歌之幽玄,刘梦苇诗歌之清秀,汪静之诗歌之灵敏和郭沫若诗歌之奔放(注:《朱湘书信集·寄徐霞村》,天津人生与文学社1936年版,P40。)。他认为, “文学只有一种,不过文学的路却有两条。唯美唯用并非文学和种类,他们只是文学的道路。道路虽然不同,归宿只有一点:这便是,文学:换个法子讲,便是,真的文学,好的文学”(注:《朱湘书信集·寄徐霞村》,天津人生与文学社1936年版,P39。)。朱湘反对“浮浅”的文学。 而在新诗草创期,“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注: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 典型的代表是胡适(“作诗更近于作文,更近于说话”(注:胡适《我为什么做白话诗——〈尝试集〉自序》,《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 尝试期的中国新诗一直被伪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所充斥着,新诗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下徘徊不前;新诗期待着内容与形式完美配合的经典范本;新诗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美学原则,走适合自身规律的规范化的发展之路。这一历史重任就历史地落到了朱湘、闻一多等人的肩上。朱湘的旗号是“无形中已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