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内蒙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VIP

第六章内蒙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内蒙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doc

第六章 内蒙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配套机械化技术 第一节 冷凉风沙区保护性耕作的农艺与配套作业机械 一、区划类型与概况 内蒙自治区农业生产主要分为北部高原和黄河中上游两个农牧交错区,包括53个旗县市区,农田面积367.1万公顷。 1、北部高原农牧交错区 位于自治区北部,包括25个旗县市区,农田面积166.7万公顷,其中坡耕地72.1万公顷,沙化耕地24.1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7.8万公顷,计划退耕33.6万公顷,已退耕9.6万公顷。该区以平作为主,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免耕播种、化学除草、隔年深松,作物收获后留茬或带状间作留茬及轮作休耕。该区域内又分三个不同类型。 ——兴安岭西温寒区 年均气温-3~-1℃,≥10℃的全年积温1650~2000℃,年降水量350~400mm。土壤以黑钙土为主,主要农作物小麦、油菜、马铃薯等。 ——浑善达克草原沙地温凉区 年均气温是1.75~3.23℃,年降水量265~369mm,年大风日数50~70天,主要风向西北风。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农田、草地退化、沙化面积超过70%,是京津周边地区主要风沙源之一和全国生态环境重点建设整治地区。主要农作物小麦、杂粮、饲用作物等。 ——阴山北麓温凉、温和区 年均气温1.2~4.8℃,≥10℃全年积温1500~2000℃,年降水量217~355mm,全年8级以上大风起尘天气45~84天并多发生在冬春季,主要为北风和西北风。土壤主要是粟钙土和棕钙土,属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土壤类型,土壤偏沙,风蚀沙化严重。主要农作物马铃薯、莜麦、胡麻等。 2、黄河中上游平作农牧交错区 位于自治区西南部,包括28个旗县市区。农田面积200.4万公顷,其中,坡耕地69.6万公顷,沙化耕地30.3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00.1万公顷,计划退耕42.4万公顷,已退耕11.3万公顷。该区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既是黄河泥沙输入区,又是主要的沙尘源区。该区耕作以平作为主,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免耕播种或灭茬播种、化学灭草、秸秆根茬复盖还田、深松。该区域内也有三个不同类型。 ——黄土丘陵温暖区 位于内蒙中南部,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均气温3~6℃,≥10℃的全年积温2100~2940℃,年降水量373~426mm,土壤主要有粟钙土、粟褐土、棕钙土等。主要农作物莜麦、糜谷、杂粮、杂豆等。 ——鄂尔多斯西部高原温热区 年均气温5.8~8℃,≥10℃的全年积温2800~3200℃,年降水量200~400mm,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分布在沙地、硬梁地、河川阶地,土壤多为风沙土、棕钙土、粟钙土,主要作物:杂粮、玉米、饲用作物等。 ——河套土默川温热区 年均气温5.8~7.7℃,≥10℃的全年积温2900~3200℃,巴盟平原年降水量125~216mm,土默川平原年降水量306~430mm,土壤主要是灌淤土、潮土、盐土等,灌淤土含有机质0.87~1.07%,盐渍化耕地占该区耕地70%,主要作物小麦、向日葵、甜菜、杂粮等,是我区优质小麦主产区之一。 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基本要求 内蒙古北部高原农牧交错区和黄河中上游平作农牧交错区两个区域的农田侵蚀是以风蚀为主,且在作物收获后的农田休闲期最为严重,因此,按照自然条件、气候特点选择农田休闲期为重点保护期,采取留高茬为基本保护形式是较为适宜,由于种植不同的作物而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要求和采用的机械化作业工艺显然不同,各有特点。 1、高寒垄作区玉米、大豆等穴播作物种植机械化技术 ——秋季机械收获留茬:玉米茬高20~30cm、大豆茬高10~15cm; ——大豆:春季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播种施肥; ——玉米:春季破茬播种或旋耕灭茬播种施肥或春季拖茬、播种施肥; ——秋季采用全方位深松机或凿式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疏松耕层35cm左右,隔二年以上进行一次); ——苗期机械深松除草、追肥,播前和苗期化学除草、控制病虫害等。 2、平作区玉米、高粱等穴播作物种植机械化技术 ——秋季机械收获留茬20~30cm; ——春季免耕播种机或破茬播种机一次完成播种施肥; ——秋季采用全方位深松机或凿式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疏松耕层25~35cm,隔二年以上进行一次); ——苗期机械深松除草配合播前与苗期化学除草和控制病虫害等。 3、平作区小麦、杂粮等条播作物种植机械化技术 ——秋季机械收获留茬(小麦茬高20~30cm、杂粮视作物留茬15~20cm); ——春季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播种施肥或旋耕灭茬播种施肥; ——秋季采用全方位深松机或凿式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疏松耕层25~30cm,隔二年以上进行一次); ——苗期喷撒药物控制杂草和病虫害。 4、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 ——秋季机械收获留茬(茬高20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