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生物显微镜对睫状体平坦部微小异物诊断应用价值.docVIP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睫状体平坦部微小异物诊断应用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睫状体平坦部微小异物诊断的应用价值 刘鹏程 刘堃 【摘要】 目的 探索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检查对于眼前节微小异物的诊断价值。设计 系统回顾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 2004~2011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机械性眼外伤患者12例(12眼),左4眼、右8眼。方法 对以上12例眼科常规超声检查未探及明确异物,而依据患者病史及临床检查高度怀疑存在球内异物可能的患者通过UBM检查。主要指标:眼前节及睫状体平坦部超声图像。结果 12例患者均被发现存在微小异物,其中房角异物1眼,晶体异物1眼,睫状体平坦部异物10眼,8眼眼眶CT检查同时提示眼部异物的存在。结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是诊断睫状体平坦部异物,尤其是微小异物的重要手段,是传统检查手段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超声波检查 异物 睫状体平坦部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球内异物往往是由于眼部外伤所直接造成,球内异物对于眼部的损伤主要表现在: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直接损伤包括机械伤害在外伤的瞬间即造成;间接损伤主要包括金属沉着病和眼内炎[1],而球内异物所引起的间接损害往往与球内异物的留置时间有关,间接损害的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通过及早的诊断、及时地去除异物是有效地预防球内异物所引起的间接损害,争取好的疾病预后唯一手段。因此明确球内异物的诊断是治疗此种疾病的重要前提。 眼科常规临床检查、X光定位片、B型超声波检查以及眼眶CT检查是诊断与定位球内异物的重要手段,尤其对眼后段的异物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部分嵌顿在睫状体平坦部的异物,如一些极其微小的异物,尤其是非金属类的异物。此类伤口比较隐匿,眼科常规检查、房角镜检查无法发现,传统的超声检查往往也无法明确探及,对于一些极其微小的异物尤其是非金属类的异物,眼眶CT检查也存在着一定的漏诊率[2]。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可以清晰的显示角膜、前房、前部晶体以及睫状体平坦部,提供类似低倍显微镜的超声图像[3],是一种崭新的眼前节检查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运用UBM对传统超声检查未能探及的高度怀疑眼前极球内异物的患者进行观察,探讨UBM对于眼睫状体平坦部微小异物的诊断价值。 对象与方法 对象:2004~2011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机械性眼外伤患者12例(12眼),左4眼、右8眼。;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3~49岁,平均35岁。患者角膜巩膜的伤口已闭合或为结膜所覆盖,B超检查未提示球后异物的存在,但根据依据患者病史及临床检查,均高度怀疑存在球内异物的可能。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眼科:包括裂隙灯、眼底镜、三面镜以及B型超声波、眼眶CT和UBM检查。 UBM检查方法:采用Humphrey公司840型超声生物显微镜,探头频率50mHz ,探查深度约4 mm ,分辨率为20μm , 监视器所显示的观察范围为5mm ×5mm;患者取仰卧位,结膜囊内点滴的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上下眼睑间置入专用的20mm聚丙乙烯眼杯,以迪可罗眼膏为超声介质,配合患者眼球的转动,获取眼前节以及睫状体平坦部超声图像,进行图像的判读。 结果 通过临床检查:仅1眼房角异物通过房角镜检查检出,异物较大直径达8mm。对于睫状体平坦部的异物,可能由于外伤所致的屈光间质混浊,三面镜检查、间接眼底镜结合推顶均未检出。常规B型超声波检查:12例患眼也均未检出明确眼部异物。通过UBM检查,12眼均检出球内异物的存在,其中房角异物1眼,晶状体异物1眼,睫状体平坦部异物10眼,其中睫状体平坦部异物均位于位于角巩缘后7~10mm范围内,异物大小:2~8mm(最大径)(图1)。其中8眼通过眼眶CT提示球内异物的存在。 讨论 对于眼外伤眼部球内异物的传统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X线摄片、CT和超声波。常规临床检查包括:裂隙灯、眼底镜以及三面镜等,如果屈光间质尚清晰,通常通过上述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发现诊断眼部球内异物。但外伤往往会引起眼部的炎症反应、出血、角膜水肿和白内障,造成屈光间质的混浊,给常规临床检查发现、定位异物带来困难,必须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X线摄片对于眼部异物尤其是金属异物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但一些研究表明仅40%的球内异物能被探及[4], X线摄片对于一些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也存在局限性。此外摄片与患者的配合和读片者的经验密切相关对于异物的定位存在不足,对于一些开放性损伤也不适用。传统的10Hz眼超声检查,由于其可重复性强,在操作中无创伤,是诊断眼部的异物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其探测范围的局限,对于眼前节包括角膜,前房以及睫状体平坦部的异物的诊断存在一定的盲区;此外由于其分辨率的不足对于微小异物的诊断存在缺陷。眼眶CT检查是明确及查找眼部异物可靠的工具,尤其是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