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287期第11期 贵州社会科学 V01.287。No.11
2013年11月 GuizhouSocialSciences November.2013
简析土家族女性心理情感变化轨迹
——以土家族“哭嫁歌”为例
龙仕平 陶 红
(1.吉首大学;2.湖南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湖南吉首416000)
摘 要:“哭嫁”被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是广泛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婚礼习俗。土家族“哭嫁歌”是
千百年来土家族女性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是土家族文化百花坛中的奇珍异果。土家族的哭嫁歌无论从其
存在的时间长度、空间广度,还是从其歌词内容的丰富、音乐唱调的精妙、内涵的深厚、意义的涵渊等来看,都
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价值。“哭嫁歌”不仅表现了土家族的婚姻史和文化内涵,土家族的发展历程和精神的
延续,还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土家族女性心理情感的变化轨迹。
关键词:“哭嫁歌”;土家族;婚姻习俗;女性心理;情感变化
中图分类号:[c9s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3)1l一112—115
文化被人类所创造,同时文化反过来塑造并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婚嫁习俗,是在哭嫁仪式上
反映着人的生存状态和历史传承。而“哭嫁歌” 由待嫁新娘及其女亲友们演唱的抒情歌谣。它是
作为土家族女性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不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女性出嫁时宣泄心中真情实感
仅具有这种特征,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极其珍 的一种演唱形式,也是新娘为了表达离别之情、不
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哭嫁歌”是一种特殊的 舍之意由新娘哭诉、亲人们劝慰开导或者对哭的一
文化产物,它是民间的、自发的、原生的、鲜活的, 种以哭伴唱的口头文学形式。所谓哭嫁,亦称“哭
更是女性的、历史的、经典的。它的诞生、发展、 出嫁”、“哭嫁囡”、“哭轿”、“开叹情”、“啼惨切”,是
繁荣的发展历程以及唱词曲调都极尽兴的折射 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n]。“哭嫁歌”有
了女性的社会角色、情感心理和生路历程,生动 四种基本类型,他们分别为骂媒人;与亲人道别,感
真实的将土家族女性对自我命运的悲惨、社会制 谢父母养育之恩难舍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对婚后生
度的黑暗以及种种矛盾和无奈的情感变化轨迹 活的期盼和担忧以及亲人用哭对新娘表示祝福和
展现出来。 劝解。纵使哭嫁贯穿土家族的发展史,但各类典籍
中极少有哭嫁的记载,后代学者们也仅从一些只言
一、历史由来
片语觅其踪迹,如《礼记》卷第六《曾子问第七》有:
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战国时 “孔子日:‘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女家
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 不熄灯,是怕家中女子被人夺走;男家不举乐,是怕
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日,必勿使返。”大 女家来犯而保守秘密。”[2]根据成书年代,学者便开
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 始推断哭嫁远远存在于先秦,虽然,不足以断定,但
作者简介:龙仕平,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古文字文献学;陶红,吉首大学文
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古文字文献学。
万方数据
第11期 简析土家族女性心理情感变化轨迹 113
足可见哭嫁历史之悠久。《周易·爻词》中有:“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