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赚博客:www.beiren.info
成鱼养殖
成鳅养殖是指将体长8-10cm、体重5-6g的鳅种培养到10g以上的食用鳅。目前,成鳅养殖主要有鳅池专养、池塘混养、稻田养殖、流水养殖及其他动物与鳅混养等方式。
(一)鳅池专养
1.鳅池建造
(1)池址选择
泥鳅虽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对鳅池环境条件的选择仍很重要。池址选建的地方,要求日照良好,水源充分,温暖通风,大旱不干,大雨不涝,无有毒工农业废水和冷水泉排放,交通便利。
泥鳅对水质要求不十分严格,井水、河水、湖水、泉水、自来水都可以,但水源要保证无污染。
据资料介绍,被化学农药污染过的水对养殖泥鳅十分不利,用化学农药防治作物病虫害后的农药残毒也危害着稻田养殖的泥鳅。
土质对泥鳅的影响较大。在粘土(带腐殖质)中生长的泥鳅,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味鲜美,因为粘土保水性能好,泥鳅的天然饵料易繁殖。在沙土中生长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差。因此,养殖泥鳅时,最好使用含丰富腐殖质的粘土。
(2)鳅池技术规格
大小 视具体要求而定,以100-150时为宜。大者可达500-600m2
形状 长方形、正方形、长椭圆形等不定。
池水深度 40-50cm。
池壁高出水面的高度 40cm左右。
池深 80-150crn。南方以80-100cm为宜,北方以120-150cm为宜。
淤泥厚 30-40cm。
进水口 进水口离池顶15cm左右。
出水口 出水口离池顶40cm左右。
池口高出地面的高度 10-15cm。
(3)建造
养殖泥鳅可利用水田、池沼、养殖池等现有设施和条件,新建或改造的养泥鳅池以水泥池或三合土池较适宜。新建池可按养殖方式设计。一般家庭养殖用,单池面积只需2-10m2,室外养殖40-100m2。如场地和资金允许,可设计组合池,包括亲鱼池、产卵池、孵化池、苗种培育池、成鳅养殖池。除了水泥池和三合土池,也可用土池养泥鳅,但需设置堤防,堤防要高出水面30cm。堤防中间要镶入木板或马口铁皮,并插入泥中深15
不管采用哪种结构的养鳅池,都要有进排水口和集鱼坑。进水口要安装防止污物及野杂鱼跟水流注进入泥鳅池的金属网或尼龙网。进水口设在泥鳅池一端,另一端留出水口。出水口的高度要适当低于进水口,这样便于换水、排水。出水口也要设置拦鱼网,以防池内泥鳅顺水逃跑。为便于泥鳅在高温季节躲藏以及方便捕捞,要在泥鳅池中间或出水口附近挖设集鱼坑。集鱼坑面积为全池面积的1/15一1/3,深30cm。集鱼坑四周要用木板围住。
①土池。池壁和池底不需用石砌砖铺,只要夯实即可。池口高出地面10cm,进水口低于池壁顶15cm处,设在池的一端。进水口和排水口处,一般都用三合土构筑,如用水泥结构更为理想。进排水口均须铺设铁丝网或尼龙网防逃。池壁夯实,坡度要小,以防大雨天气泥鳅溯水逃跑。池底夯实,上铺30-40cm、厚塘泥,或放新土加施基肥,使土壤肥沃。如鳅池面积过大,可在靠近排水口的池底挖1m2见方的鱼坑,坑深30cm,或开50cm宽、200cm长、30cm深的沟,以便泥鳅避暑和捕捞时用。如有条件,最好在池底先铺一层油毡,再在池底及池周铺一层塑料薄膜,在薄膜上面堆30-40cm厚淤泥或有机质土层。
鳅池建成后,可在池内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浮萍等。
②砖池或水泥池。先按设计挖好土池,四周池壁用水泥板或砖砌水泥抹面。池深1.0-1.4m,水位线以下60-80cm,面积30-100m2。池底用水泥抹平或石渣夯实,上铺20-30cm枯土层,在排水口附近挖一面积为数平方米、深20cm的集水坑,便于捕捞。注、排水口都要安装防逃设备。
③池沼改建池。利用池沼改建鳅池简便易行,要特别注意建造防逃设备,夯实池埂,堵塞漏洞,使水深经常控制在60cm左右。在池内可以栽种藕、茭白等水生作物,既能遮阴,又能增收,一举两得。
2.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前10-15天,清整鳅池,填塞漏洞,疏通进排水管,翻耕池底淤泥,然后按每平方米100-150g生石灰清塘消毒,也可在日光下暴晒3-4天。7天后加注新水,蓄水深20-30cm。苗种放养前7-8天,在鳅池向阳一侧堆放禽畜有机肥,用量为每平方米0.3-0.5掩,并将池水加深至40-50cm。肥堆浸入水中,数天后即腐烂,可培育出水蚤等水生动物。
下种前,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15-25cm之间。
3.放养密度
鳅池的放养量视鳅种规格、鳅池条件、饲养技术水平而定。鳅种规格为5-6g者,以40-50尾/m2时为宜;6-8g者,以30-40尾/m2为宜。
4.天然苗种的驯养
天然水域的泥鳅,长期栖息在水田、河湖、沼泽及溪坑等淡水中,白天极少游到水面活动,夜间到岸边分散觅食。因此,利用天然鳅苗种在池塘里进行养殖,必须经过驯养,其目的有三,即:
①使鳅苗种由分散摄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