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壤资源农业利用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红壤资源农业利用研究进展* 胡月明1 欧阳村香2 戴军1 吴顺辉1 温志平1 (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510642;2:湖南省莽山林管局) 摘要 将我国红壤资源的农业利用研究划分为考察、垦殖与培肥阶段(50年代初~70年代初)、改良整治与综合利用阶段(70年代中~80年代中)及可持续利用研究阶段(80年代末以来)3个时期,简要介绍了各个时期对红壤资源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所采取的整治与利用措施,总结了目前存在的4大主要问题并提出了4条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红壤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Utilization of Red Soil Resources in China. Hu Yueming, Dai Jun, Wu Shunhui and Wen Zhiping(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and Ouyang Cunxiang(Manshan Forestry Bureau, Hunan). Soil Environ Sci, 1999, 8(1): 53~57 Researches on the agricultural use of red soil resources were divided into 3 different periods, that is the investigation, cultivation and fertilizing period; improving, managing and synthetic utilization period;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research period.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research work and managing measures in these periods was given. Conclusion on 4 main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es and management was raised and 4 co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as proposed. Key words red soil resources; utilization; research progress 1 我国红壤资源概况 广义的红壤是指我国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红色或黄色的土壤,包括铁铝土纲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等所有土类,以及半淋溶土纲的燥红土,一般统归为红壤系列[1]。其分布范围大致北起长江南岸,南迄南海诸岛,东至台湾,西接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包括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云南、贵州、浙江等省的全部,以及安徽、湖北、四川、江苏、西藏的部分地区,涉及15个南方省(区)。全区总面积达218万km2,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7%。其中红壤系列的土壤面积约128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58.7%[1~3]。 红壤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资源生产潜力很大。红壤地区具有热量丰富、水分充沛的特点,年均温14~28℃,≥10℃积温5300~9200℃,年降水量1200~2500 mm,但时空分配极不均匀,干、湿季节十分明显。地面起伏大,切割深,山丘面积大,地形和母质变化复杂,山地、丘陵、平原之比,大体为7∶2∶1。植物种类繁多,组成丰富。地带性植被为热带雨林、季雨林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生长量大,四季长青。土壤以红壤系列为主,还有水稻土、紫色土、石灰土、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等土类,呈现出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域性互相交错的复杂分布[1~3]。 优越的自然条件促使红壤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适种性广,门类齐全和多样性、综合性的布局特征,成为我国发展粮食作物和各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与林木的重要基地。红壤地区人均土地面积0.49 hm2,约为全国人均的1/2;耕地0.28亿hm2,仅占全国的28%;粮食总产却达全国的42.7%,水稻产量占全国的3/4,养育了全国2/5的人口。森林面积0.55亿hm2,占全国的45%,每年为国家提供3000多万m3优质木材、10多万t橡胶。此外,茶叶、水果、油料、贮麻、甘蔗、蚕茧等的生产也在全国占主导地位[2]。因此,红壤资源对我国的农林业生产、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 但是,由于红壤性质上的酸、瘦、粘等弱点,红壤分布区域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匀,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