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全译本.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 【/article-21-1.html孟子序说】? 史记列传曰:孟轲[1],驺人也[2],受业子思之门人[3]。道既通[4],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5]。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6]? 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7]? 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8]?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9]? 又曰: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或问于程子曰:孟子还可谓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至处。[10]? 程子又曰: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又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又曰: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又曰:学者全要识时。若不识时,不足以言学。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 又曰:孟子有些英气。纔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如颜子便浑厚不同,颜子去圣人只豪发闲。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或曰:英气见于甚处?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见。且如冰与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温润含蓄气象,无许多光耀也。 杨氏曰: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论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心得其正,然后知性之善。故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欧阳永叔却言圣人之教人,性非所先,可谓误矣。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外边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之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注释】:[1]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2]驺亦作邹,本邾国也。[3]子思,孔子之孙,名急。索隐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子亲受业于子思。未知是否?[4]赵氏曰: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程子曰: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圣之时者也。故知易者莫如孟子。又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又曰:春秋无义战。又曰:春秋天子之事,故知春秋者莫如孟子。尹氏曰:以此而言,则赵氏谓孟子长于诗书而已,岂知孟子者哉?[5]按史记:梁惠王之三十五年乙酉,孟子始至梁。其后二十三年,当齐愍王之十年丁未,齐人伐燕,而孟子在齐。故古史谓孟子先事齐宣王后乃见梁惠王、襄王、齐愍王。独孟子以伐燕为宣王时事,与史记、荀子等书皆不合。而通鉴以伐燕之岁,为宣王十九年,则是孟子先游梁而后至齐见宣王矣。然考异亦无他据,又未知孰是也。[6]赵氏曰:凡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韩子曰:孟轲之书,非轲自着。轲既没,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所言焉耳。愚按:二说不同,史记近是。[7]程子曰韩子此语,非是蹈袭前人,又非凿空撰得出,必有所见。若无所见,不知言所传者何事。[8]程子曰韩子论孟子甚善。非见得孟子意,亦道不到。其论荀扬则非也。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扬子虽少过,然亦不识性,更说甚道。[9]程子曰:孔子言参也鲁。然颜子没后,终得圣人之道者,曾子也。观其启手足时之言,可以见矣。所传者子思、孟子,皆其学也。[10]愚按:至字,恐当作圣字。《孟子》全文【梁惠王章句上[1]】 ◎一 孟子见梁惠王[2]。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3]。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4]』?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5],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

文档评论(0)

湘雅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2014230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