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跃, 王继文, WANG Yue, WANG Ji-wen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遥感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11
刊名: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英文刊名: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007,4(22)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9条)
1.王伟.马建光 人脸识别常用方法及其发展现状[期刊论文]-兵工自动化 2002(01)
2.郭群.王志良.郭建波 视频图像中的人脸识别[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5(03)
3.冯素玲 人脸识别常用方法研究[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4(05)
4.吴暾华.周昌乐 快速人脸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计算机应用 2005(10)
5.於东军.杨静宇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特征提取及识别[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11)
6.张小洵.贾云得 基于互补子空间线性判别分析的人脸识别[期刊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6(03)
7.赵明华.游志胜 基于肤色分割、数学形态学和几何方法的人脸检测[期刊论文]-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8.唐五湘 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 2002
9.张剑清.贺少军 三维模型重建中影像纹理重组织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02)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王焮 用神经网络进行图像识别的新方法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 2006
本文收集和分析了大量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脸识别的学术论文及文献,对计算机人脸识别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
工作:
首先介绍了图像模式识别的基础知识,通过图像预处理工作对图像进行噪声滤除、平滑、锐化等增强操作,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增强有用信息抑
止无用信息,从而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提高图像成分的可分辨性;二是使图像变成便于人工和机器分析的图像。接着介绍了目前的统计模式识别的方
法。简单的描述了目前的典型神经网络——BP及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的基本理论。最后提出了利用模糊和灰色关联及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来对人脸进
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人脸识别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模糊数学、灰色方法相耦合的技术,提出了模糊一灰色关联-神经网络。首先我们选用的是标准人脸库——ORL和Yale人脸
数据库来测试识别效果;在进行图像预处理平滑、锐化、归一化后提取人脸特征;采用不变矩理论来提取人脸特征值,通过将模糊理论和灰色关联度相
结合,形成所提取人脸特征值的模糊关联度,将模糊关联度后的特征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量进行人脸识别。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人脸检测的方法是合
理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同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及目前比较流行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作比较,克服了常规神经网络中一些劣势
,即不可避免地出现学习样本点有一定程度的冲突,而大样本的出现既增加了矛盾样本点出现的可能,学习也十分花费时间。从而进一步证明本系统在
图像识别上所具有的极大潜力和优越性。
模糊-灰色关联-神经网络是神经网络思想和模糊、灰色关联思想结合的产物,它保留了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和大规模并行处理的能力,具有认知
能力;保留了模糊灰色关联方法对确定事物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有较强的技能处理、规则推理和系统控制能力,实现了对系统运行行为的正确认识和
有效控制。它将在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文字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医学图像识别、遥感图像识别等。
2.期刊论文 杨红芳.赵永强.张绍武.邸韡.YANG Hong-fang.ZHAO Yong-qiang.ZHANG Shao-wu.DI Wei 基于波段调
制的HOSVD多光谱人脸识别 -光子学报2010,39(4)
通过分析影响多光谱人脸识别的两个重要因子:皮肤的物理特性和传感器的系统响应特性,提出了基于波段调制的高阶奇异值分解多光谱人脸识别算
法.该算法考虑到各波段上数据信息的差异性,用加权融合方法对多光谱图像光谱维进行单独处理,保留了光谱维更多的信息量.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波段调
制的高阶奇异值分解方法可应用于多光谱人脸识别,与未考虑波段特性的单波段积融合高阶奇异值分解、单波段和融合高阶奇异值分解相比有较高的识别
结果.
3.学位论文 金蒙 人脸识别系统中关键问题研究 2006
人脸作为生物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