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光谱分析-2(AES).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 射光谱 (ICP-AES )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目录 2.1 原子发射光谱基础 2.2 ICP-AES分析原理及特点 2.3 ICP-AES仪器 2.4 ICP-AES分析方法 2.5 ICP光谱法的新进展 2.1 原子发射光谱基础 2.1.1 历史 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一种已有一个世纪以上悠久历史的 分析方法。 1802年, 1860年, Wollaston 和 Kirchoff和 1672年,牛顿 Fraunhofer发现 Bunsen 观察到 发现太阳光谱 太阳光谱中的 不同元素发出 暗线 特征激发线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上 世纪60年代中期,Fassel和Greenfield创立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新技术,这在 光谱化学分析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其它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技术(直流等离子体、 微波等离子体)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上世纪80-90年代,ICP-MS的发展 应用广泛: 金属元素测量首选方法(ICP,直 读原子发射光谱) 2.1.2 发射光谱分析的原理 Fraunhofer 吸收线 Cu Ba Na K 发射线 190 nm 900 nm  元素定性分析 发射谱是一些明亮的细线,吸收谱是一些暗线。 2.1.3 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 多元素检测(multi-element ) 分析速度快:多元素检测;可直接进样;固、液均可 选择性好: Nb与Ta ; Zr与Ha,Rare-elements; 检出限低:10-0.1mg/g(mg/mL); ICP-AES可达ng/mL 准确度高:一般5-10%,ICP可达1%以下 所需试样量少 线性范围宽(linear range),4-6个数量级 对非金属元素的测定非最佳: O,S,N,X(处于远紫外); P、Se、Te难激发,常以原子荧光法测定 2.1.4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过程 1. 能量(电或热、光)-基态原子 2. 外层电子(低能态E -高能态E ) 1 2 3. 外层电子(高能态E -低能态E ) 2 1 4. 发出特征频率(n) 的光子: ΔE = E -E = hν = hc/l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