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Lab创新模式及其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iving Lab创新模式及其启示 宋刚1 纪阳2 唐蔷3 张楠4 (1、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100871;2、北京邮电大学无线新技术研究所,北京100876;3、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4、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摘要:信息技术融合与发展为科技创新模式嬗变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主要介绍了欧洲Living Lab网络、Living Lab创新模式,包括其概念的提出、发展历程和组织模式,并以马德拉Living Lab为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这种以用户为中心、整合与协同各创新要素、搭建开放创新、共同创新的应用创新平台的创新方式,与我国应用创新园区(AIP)的探索殊途同归,共同推动了以用户参与为核心的创新2.0模式。欧洲Living Lab网络建设的相关经验对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践也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2.0;Living Lab;应用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 Innovation Mode of Living Lab and Its Enlightenment SONG Gang1, JI Yang2 , TANG Qiang3 , ZHANG Nan4 (1,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Peking University; 2, Wireless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stitut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3,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4, School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conv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CT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evolvemen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 In this paper, the European Network of Living Labs 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 mode of Living Lab with its concept, evolvement and operational mode is introduced, while a simple case study of Living Lab is presented. The Living Lab innovation mode of user-centric, open innovation, co-innovation application innovation platform shares similar mission with Application Innovation Park (AIP) in China and pushes forward the mode of Innovation 2.0. The practice of European Network of Living Labs is also lumino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ational strategy of innovative nation and harmonious society. Keywords: Innovation 2.0, Living Labs, Application Innovation, Open Innovation, Co-Innovation 科技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科技创新的复杂涌现特性也为构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中介以及公众等创新主体和各类创新要素高度耦合的开放的、社会化创新平台提出了要求[1]。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也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组织方式与社会形态[2]。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不仅带来了计算的普适与网络的普适,改变了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方式,使得信息普适、知识普适,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活动也变得无所不在;传统意义的实验室的边界正在模糊以至“融化”,真正生活、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才是创新的主体[1]。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变,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应成为

文档评论(0)

湘雅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2014230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