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冶区周边水稻对不同来源重金属污染的指示作用.pdfVIP

矿冶区周边水稻对不同来源重金属污染的指示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 年 第4 卷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Vol . 4, 2009 第3 期,373-381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No . 3, 373-381 矿冶区周边水稻对不同来源重金属污染的指示作用 1,2 1,* 1 王玲梅 ,韦朝阳 ,杨林生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有色金属开采与冶炼可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查明重金属污染来源对于矿冶周边重金属污染管 理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探索利用矿冶周边水稻对As 、Cd 、Pb 、Zn 和Cu 的富集与水稻体内元素的含量平衡特征指 示重金属污染来源的可行性,选择了我国著名的水口山Pb - Zn 矿山开采与冶炼周边区,根据重金属污染排放和迁移 扩散特征,结合当地气象和地貌条件,确定了3 个典型采样区,其中两个采样区分别邻近冶炼厂和尾砂库,另一处为 位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区. 采用蛇形采样法在稻田内采集 33 个成熟水稻及土壤样品,分析水稻不同部位(包括根、茎 叶、籽粒)及土壤中As 、Cd 、Pb 、Zn 、Cu 5 种重金属和其他 16 种元素的含量. 结果表明,3 个采样区之间土壤中的As 、 Cd 、Pb 、Zn 和Cu 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采样区水稻中除根际和籽粒中 Cd 含量外,各部位重金属含量也均有显 著差异. 靠近冶炼厂的水稻茎叶中As 、Pb 含量高于离冶炼厂较远的采样区水稻茎叶. 尽管As 、Pb 在靠近尾砂库采样 区土壤中含量最高,但在该区水稻茎叶中的含量却最低;在除 As 、Cd 、Pb 、Zn 、Cu 5 种重金属以外的其他 16 种元素 中,水稻根部仅有5 种元素含量在各采样区之间存在差异, 指示相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壤母质条件;而在茎叶和籽 粒中则分别有多达 11 和 10 种元素含量出现采样区差异,指示重金属污染来源影响水稻茎叶及籽粒中元素的含量平 衡.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 个采样区水稻茎叶中元素含量平衡存在显著的分异,显示出明显的采样区属性. 结合 采样区域空间位置、污染物来源、水稻对重金属的富集与转运特征分析,3 个采样区重金属主要污染特征可分别确定 为水- 气混合来源型、大气来源型和尾砂来源型. 论文结果证明利用水稻茎叶指示矿冶周边重金属污染来源是可行的.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 水稻系统;铅锌矿区;污染类型;多元统计分析 文章编号:1673 - 5897 (2009)3 - 373 - 09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Using Rice as Bio-Indicator for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 Study in the Pb-Zn Mining and Smelting Area at Shuikoushan, Hunan Province, China WANG Ling-mei1,2 ,WEI Chao-yang1,*, YANG Lin- sheng1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Received 22 October 2008 accepted 17 December 2008 Abstract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and smelting activities have caused serious heavy met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