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六屆
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二○○四 年 六月 十二 日
歷史建築再利用溫熱環境調查及測定技術之探討
A Research for the Reutiliz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 of the
Investigative and Measurable Techniques
鄭元良* 賴榮平** 江哲銘*** 周伯丞**** 鍾博任*****
一 、緣起與目的 測定技術進行探討作為未來測定的參考 。故
古蹟暨歷史建築無論外觀 、開窗方式 、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室內溫熱環境舒適的要素
構造形式 、構造材料 、室內裝修及其內保存 及項目與基準 、及測定評估規定與儀器種類
之文物均擁有歷史價值與社會文化意義 ,但 及測定方法與使用這些儀器設備時應注意事
歷史建築因年代久遠 ,及經歷都市環境變 項 ,並進一步研擬溫熱環境測定程序架構 ,
遷 ,其微氣候如溫濕度 、空氣環境 、音環境 、 供相關單位研訂規範參考 ,目的如下:
光環境等亦隨之發生變化 ,這些微氣候變化 (一)建立台灣歷史建築再利用室內溫熱環
造成對人體健康及文物保存相當程度的影 境測定方法與程序架構 。
響 ,尤其溫熱環境對人的舒適性與文物保存 (二)供主管機於歷史建築再利用時 ,運用
影響最大 ,故如溫濕度控制稍有不慎不僅構 本調查測定方法進行室內溫熱環境之測定 。
造毀損 、材料蟲蝕 ,甚至寶貴的文物彎曲變 (三)供主管機關研訂室內溫熱環境測定方
形破壞 ,一但破壞須花費更多經費及時間修 法規範之參考 。
復 ,嚴重者會永遠損失一件具歷史價值的國 二 、室內溫熱環境調查與測定因子分析
寶 。 (一)影響人居住舒適性的溫熱環境因子
目前國內古蹟有 501 處 ,歷史建築登錄 1.人與環境關係
的有 262 處 ,另經初步統計八縣市歷史建築 人與環境的關係係透過五感(目、鼻、耳 、
清查案件已約有 2517 件實際上可能會超過 口 、皮膚)知覺 ,對於不舒適環境會運用知
5000 件 ,這些古蹟與歷史建築未來可能會面 識採取行動來改善環境 。而皮膚是直接對
臨再利用問題,如新增空調設備 、材料更新 、 觸 、痛 、壓 、溫 、冷的知覺最為明顯 。
通風隔熱 、文物保存溫濕度控制等 ,上述問 2. 人體的溫熱反應
題需以室內溫熱環境測定資料作為改善設計 圖 1 表示人體的散熱部位 ;包含代謝量
依據 ,但國內目前對於室內溫熱環境評估項 (M)、機械的工作量 (Ww )、對流熱放散量
目 、評估基準 、測定方法與測量儀器規範尚 (C )、輻射熱放散量 (R )、皮膚表面水分蒸
未建立 ,故實有需要對室內溫熱環境調查與 發潛熱放散量 (E )、呼吸熱放散量 (L )、人
體蓄積的熱量 (S)、皮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