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2》实验讲义(24课时).doc
《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2》实验讲义
实验1 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和分析
一、实验原理
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如芳香族化合物,在紫外区(200~400 nm)有特征的吸收,为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紫外吸收光谱定性的方法是比较未知物与已知纯样在相同条件下绘制的吸收光谱,或将绘制的未知物吸收光谱与标准谱图(如Sadtler紫外光谱图)相比较,若两光谱图的λmax和κmax相同,表明它们是同一有机化合物。极性溶剂对有
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强度及形状有一定的影响。溶剂极性增加,使n→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蓝移,而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红移。
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UV-2401型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带盖石英吸收池2只(1cm)。
2.试剂
(1)苯、乙醇、正己烷、氯仿、丁酮。
(2)异亚丙基丙酮分别用水、氯仿、正己烷配成浓度为0.4 g·L-1的溶液。
三、实验步骤
1.苯的吸收光谱的测绘
在1 cm的石英吸收池中,加人两滴苯,加盖,用手心温热吸收池底部片刻,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空白石英吸收池为参比,从220~360 nm范围内进行波长扫描,绘制吸收光谱。确定峰值波长。
2.溶剂性质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1)在3支5 mL带塞比色管中,各加入0.02 mL,丁酮,分别用去离子水、乙醇、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 cm石英吸收池,以各自的溶剂为参比,在220~350 nm波长范围内测绘各溶液的吸收光谱。比较它们的λmax的变化,并加以解释。
(2)在3支10 mL带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20 mL异亚丙基丙酮,并分别用水、氯仿、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 cm石英吸收池,以相应的溶剂为参比,测绘各溶液在200~350 nm范围内的吸收光谱,比较各吸收光谱λmax的变化,并加以解释。
四、注意事项
1.石英吸收池每换一种溶液或溶剂必须清洗干净,并用被测溶液或参比液荡洗三次。
2.本实验所用试剂均应为光谱纯或经提纯处理。
五、思考题
1.分子中哪类电子跃迁会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2.为什么极性溶剂有助于n→π*跃迁向短波方向移动?而π→π*跃迁向
长波方向移动?
实验2 苯甲酸固体红外光谱的测定与分析(KBr压片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并初步掌握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与构造;通过测定样品的红外光谱,学习样品制备的方法;初步掌握获得谱图的一般操作程序与技术;学习谱图的解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是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它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
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不同,一般将红外光区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13158~4000cm-1),中红外区(4000~400cm-1)和远红外区(400~10cm-1),一般的红外光谱在中红外区进行检测。
红外光谱对化合物定性分析常用方法有已知物对照法和标准谱图查对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迈克尔逊(Michelson)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等系统组成。光源发散的红外光经干涉仪处理后照射到样品上,透射过样品的光信号被检测器检测到后以干涉信号的形式传送到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数学处理后得到样品红外光谱图。
三 、仪器及试剂
1、仪器: Avatar360 FT-IR红外光谱仪、压片机、压片模具、磁性样品架、红外烘灯、玛瑙研钵。
2、试剂:苯甲酸、无水丙酮(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KBr(光谱纯)。
四、实验步骤
1、取干燥的苯甲酸试样约1mg于干净的玛瑙研钵中,在红外烘灯下研磨成细粉,再加入约150mg干燥的KBr一起研磨至二者完全混合均匀,颗粒粒度约为2μm以下。
2、取适量的混合样品于干净的压片模具中,堆积均匀,用压片机加压制成透明试样薄片。
3、将试样薄片装在磁性样品架上,放入Avatar360 FT-IR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室中,先测空白背景,再将样品置于光路中,测量样品红外光谱图。
4、扫谱结束后,取出样品架,取下薄片,将压片模具、试样架等用无水乙醇擦洗干净,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好。
5、对所测谱图进行基线校正及适当平滑处理,标出主要吸收峰的波数值,打印谱图,判别各主要吸收峰的归属,分析样品的结构。
6、进行图谱检索,与人工分析进行对比。
五、注意事项
1.KBr应干燥无水,固体试样研磨和放置均应在红外烘灯下,防止吸水变潮。
2.KBr和样品的质量比约在100~200:1之间。
六、思考题
1.用压片法制样时,为什么要求将固体试样研磨到颗粒粒度在2 μm左右?
2.为什么要求KBr粉末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0TBP-煤油-HNO_3体系辐解产物长链酸性磷酸酯产额的计算.pdf
- 30公里远程分布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测试方法与技术的研究.pdf
- 3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特性研究.pdf
- 3专题复习三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ppt
- 3火焰加工用新能源_水电解氢氧气的开发_应用与经济分析.pdf
- 4,5-二芳基炔取代-1,8-萘酰亚胺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pdf
-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作为螯合剂的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金属离子的研究.pdf
- 43Shell粉煤气化工艺中甲烷化副反应问题探讨.pdf
- 49单面法红外无损检测的数学分析与计算机模拟.pdf
- 4A沸石分子筛制备及其影响因素08929.pdf
最近下载
- 民事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制.ppt VIP
- CNAS-GL27-2009 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pdf VIP
-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肯尼亚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案及未来五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VIP
- 人民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pdf VIP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