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制剂的问题().doc
制药技术—中药复方制剂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相关专题: 中草药中药复方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近几十年来,我国在中药复方及其新剂型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物理化学、中药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同时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以及中药药理研究迅速发展,中药复方制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备工艺的研究是中药复方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药效毒理研究、临床研究的基础。在中药组方确定以后,首先要进行与质量研究相结合的制备工艺研究,要求工艺合理、稳定、成熟。按照研究工作的实际步骤,将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1 组方认识 对于一个复方新药,为了使其工艺路线的设计避免盲目性,可从4方面对其组方进行分析:(1)以中医药理论作指导,了解组方的君、臣、佐、使。对一则组方不应局限在用中医理论进行论述,不应拘泥于强分君、臣、佐、使,而应以固定的组织结构和流动的气血津液,以及病因病机为着眼点进行分析。如关于四逆汤方中何药为君,中医理论有两种意见:一是以附子为君,温经济阳,以干姜为臣辅佐之,甘草为使以调和二药散其寒;二是祛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张明旭等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提出该方中应以甘草为君,姜附为臣,具有一定的道理。(2)了解组方药味的传统用法、有毒无毒,以及复方中各单味药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如茵陈蒿汤中,茵陈、栀子、大黄均没有明显的收缩胆囊作用,但3味药合用却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吴茱萸汤中吴茱萸有镇吐止呕作用,生姜能协同起作用,但同时也提高了其毒性,人参、大枣无明显活性,却能增强全方的止呕作用,且大枣能减低吴茱萸的毒性,全方四味以原剂量配伍的药理活性最强,毒性最弱。(3)了解组方中各味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确认各味药的炮制与否、炮制的目的与方法。如生大黄其性苦寒、直降下行,生用取其攻下的作用;酒大黄降低了生大黄的苦寒之性,有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的功效;大黄醋制能减缓生者峻猛之性,引药入肝,可增强散瘀止痛、消积散聚之功;大黄炒炭可凉血止血。(4)检索文献,了解各药味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理化性质以及方中各药味的药理作用,特别注意与本组方的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如麻黄汤中组方4味药,以麻黄与桂枝有发汗作用,杏仁和甘草无发汗作用,麻黄中起发汗作用的成分有麻黄碱、伪麻黄碱,桂枝中有桂皮醛。 2 剂型的选择 选择剂型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根据临床需要,例如治疗急症、重症的,注射剂当属优选剂型。例如陈达仁等用川芎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疗效。(2)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设计最佳剂型,例如挥发油成分易挥发,当挥发油含量较多时,如若制成片剂则易发生泛油、裂片现象,从而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稳定性,因此可以考虑制备成其他的固体分散剂如滴丸;某些药物口服时,其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对肝肾功能易造成损伤,那么应当考虑其他给药途径。如将附子理中方的丸剂改为缓控释片剂,使药物缓慢、近似恒速释放,克服药物在体内的峰谷现象,从而降低了药物的毒性,提高用药的安全有效性。(3)根据用药对象,老人与小儿用药应尽可能选择易于服用的剂型,比如口腔速溶片、口服液。(4)根据病症选择适宜的剂型。(5)其他因素,药物的味道,服用方便与否、组方剂量的大小等都应在剂型选择考虑范围内。
3 制备工艺的确定 [FS:PAGE]nbsp;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复杂,对某一组方新药制备工艺的要求主要是尽量多地提取有效成分,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尽可能使制剂内的有效部分含量高、生物利用度好、治疗剂量小、质量稳定和可控性强、安全度高及使用方便等。 3.1 提取工艺研究 中药提取工艺对保障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临床疗效最为关键。中药提取的基本方法为浸渍法(常温浸渍法、温浸法、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其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符合传统习惯的方法,但传统的汤剂煎煮法有效成分损失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提取工艺,尽可能多地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复方制剂的提取质量和水平,如超临界CO2萃取法、半仿生提取法、酶提取法等。对于提取工艺路线的设计,组方分析是基础。由于中药复方成分非常复杂,同一药材在不同复方中可能作用不同。因此,在工艺设计前应先根据组方的功能主治,针对每味中药在组方中君臣佐使的地位,查阅文献分析其所含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再根据提取原理和预实验的结果,选择适宜的提取工艺路线。例如复方丹参片中含丹参,考虑到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素类是有效成分,但非水溶性成分丹参酮类也与疗效相关,这两类成分都要保留,既要进行水煎煮又要乙醇提取。如果对药材先进行水煎煮然后乙醇提取,则带来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逐步改善你的血糖.x.docx
- 中医药治疗肥胖研究进展.doc
- 中医药特色关键问题调研分析.doc
- 中医药的发展问题及其法规制定.doc
- 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doc
- 中医认为可以治疗疾病的药酒.doc
- 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doc
- 中医诊断疾病-舌诊.doc
- 中医辨证点穴疗法辅助治疗型糖尿病的临床研...doc
- 中医阴阳调护论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doc
- 幼儿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PPT.ppt
-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课.ppt
-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大模型平民化开启“AI+医疗”新纪元.pptx
- 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3《鸿门宴》 课件 (共5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unit 2能力阅读写作拔高练-学九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pdf
-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 “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教育班会-阅读启心智,知识筑梦想 课件(共27张PPT).pptx
- 4EAT 变速箱维修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