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传热传质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093159
纳米流体管内对流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刘炎泉 李蔚
浙江大学 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杭州,310027
(电话:0571 Email :weili96@zju.edu.cn )
摘要:建立了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实验测试系统,测量了 SiO2-水纳米流体(粒径 7nm、40nm)流过铜
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分析换热性能与纳米流体雷诺数、粒径、体积分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纳
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随着雷诺数和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纳米颗粒的粒径越小,对换热强
化的效果越好。然而在同流速下,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出现比去离子水小的现象。
关键词:纳米流体 对流换热 纳米颗粒 二氧化硅
1 引言
纳米流体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和比例在液体中加入纳米级或金属氧化物粒子制备成的
均匀、稳定、高导热的新型换热介质[1]。纳米流体作为应用于热能交换系统的高效介质,
是一个崭新的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重要工程价值的研究领域。众所周知,换热流体的换
热效率取决于它们的物理性质,例如导热系数、粘度和热容量。常规的换热介质就是因
为导热系数较低,换热效果受到极大地限制。纳米流体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Argonne 国
家实验室的Choi 等于1995 年提出来的。近年来,由于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流体作为
一种新型的换热介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许多研究者测量了各种纳米流体的管内对流换热系数,分析纳米流体的换热
性能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并提出换热强化的机理。
2 实验
2.1 实验系统
如Fig.1 所示,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实验测试系统是一个开口式流动循环系统,主要由储
液槽、水泵、流量计、传热性能测试段及冷却器等几部分组成。储液槽由有机玻璃制成,
其容积为6 升,用来添加和储存纳米流体并观察其悬浮情况。水泵使流体流动循环,旋
转的叶片对纳米流体有二次分散的作用。流量计选用高精度数显涡轮流量计,流量测量
精度在0.5%以内,用来精确测量流经试验段的流量。冷却器由薄皮铜盘管和空压机制
冷箱组成,将由试验段加热和泵发热给纳米流体带入的热量带走,保证试验加热段入口
处的流体温度基本保持恒定。传热性能测试段的主体是一根长 0.9m,外径为 14mm,壁
厚为2mm 的紫铜管,其上布置了7 对0.2mm 直径的T 分度热电偶,其中2 对热电偶分别
插入紫铜管进出口处,用来测量进出口流体温度,另5 对热电偶沿管壁轴向均匀布置,
并且用锡焊在打孔的铜管壁上,保证热电偶测量点与铜管的充分接触。管外均匀缠绕镍
扁丝(用于加热铜管),在两者之间缠绕人造云母带进行绝缘,用可调压直接电源对镍
扁丝进行加热,以获得恒定热流。试验段外面裹了一层玻璃纤维材料,用于防止加热功
率向外散失。热电偶温度由Agient 34970A 数据采集仪记录并实时监控,热电偶在使用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2007AA05Z226)资助
Fig.1 圆管内纳米流体对流换热测试系统
前经标准温度计标定。
2.2 数据处理
流体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h 和怒谢尔数Nu 用以下两个公式分别计算:
q
h (1)
(tw −t f ) A
hd
Nu (2)
λ
其中q 表示热流量,tw 和tf 分别表示圆管的内壁温度和流体的平均温度,d 表示圆管内
径,A 表示圆管的内表面积,λ表示导热系数。
圆管外壁温度t1w 由布置在管外壁上的热电偶测量得到的各点温度值进行算术平均:
n
∑T
i
i
t1w (3)
n
由于试验中流体温度沿管长方向变化不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解析几何》教案--吕林根,许子道.pdf
- 美国加州桥梁抗震caltrans seismic design criteria vlysis.pdf VIP
- 2025云南省临沧市市级单位公开遴选(选调)工作7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HSE保障措施优化及实施方案研究.docx VIP
- 2025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武仙公路收费运营人员招聘6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秋新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颚式破碎机技术参数.docx VIP
- 2024河南资本集团“方舟”第三批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时尚配饰设计》课件.ppt VIP
- 高边坡专家论证PPT汇报材料(中建).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