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ODP1148站中新世以来的碳酸盐含量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pdfVIP

南海北部ODP1148站中新世以来的碳酸盐含量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海北部ODP1148站中新世以来的碳酸盐含量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pdf

维普资讯 2002年 5月 海 洋 地 质 与第 四纪 地 质 Vo1.22.No.2 第 22卷 第 2期 MARINEGEOI,oGY &QUATERNARY GEOLOGY M ay.2002 南海北部ODPl148站中新世以来的 碳酸盐含量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陈晓 良,赵泉鸿,翦知潜 (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教育部重 实验室.上海 200092) 摘要 :对南海北部ODP1148站采 自孔潭 465m 以上的 1700个沉积抽样品 ·疆{定了CaCO 含量 CaCO~堆积 速率、非埒质堆积速率、浮游有孔虫丰度 粗组分百分含量(63哪 )、浮游有孔 虫班壳丰和底栖有孔虫在有孔虫垒 群中的百分音量 蕞照盐百分含量和蕞酸盐堆积速丰 自24Ma以来的变化呈现适步下降的趋势,但在24.0~15.8、 14.2~11.6、10.6~4.8和3.4~0Ma四个时期具有高碳酸盐生产力.其 中10.6~4.8Ma的高生产力与印度洋和 太平洋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早期的 “生物勃发 相对应 非钙质和蕞醢盐两者堆积速率变化趋势在总体上相似 .反 映了陆源抽质转入对蕞醢盐生产力的彰响。3.4Ma后非钙质堆积速率的大幅度增长主要与青藏高原和 台湾 岛的 隆起有关,它们也是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CaCO。百分含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24Ma以来南海j部碳酸盐的保 存逐渐变弱,而碳酸盐溶解作甩避渐增强,在 15.8~l4.2、11.6~10.6和 4.8~3.4Ma存在 3十显著的碳酸盐溶 解事件 ,其中 11.6~10.6Ma的溶解事件与赤道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中 晚中新世 蕞酸盐崩溃 事件相当.说明 试事件具更广泛的垒球影响 关键词 :碳酸盐含量 ;堆积速率 {溶解作甩;晚新生代 ;南海 中围分类号 :Q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6—1492(2002)02—0069—06 深海碳酸盐沉积是涉及大洋环流、板块运动、海 本文用于碳酸盐分析的样 品取 自于 ODP第 水威度、生产力和碳循环等一系列全球性变化的关 184航次 1148站 (18。50.17N、116o33.94E,水深 键问题 。因此,几十年来,对深海钻孔地层中碳酸盐 3294m)和 1147站 (18。50.1IN、116o33.28E,水 的研究一直是古海洋学的重要课题_I。一。前人在南海 深 3246m) ,其中在 I148站井深 465mcd(合成 碳酸盐沉积的研究中已经做 了大量的工作 ,但主要 深度)以上采样 l600块 ,在 1147站顶部井深 74 讨论了晚第四纪碳酸盐沉积旋 回_-1。,由于缺少相应 mcd以上采样 75块,总计 1675块 通过两站磁化 的钻孔岩心材料 ,很少涉及到第四纪早期以及更早 率地层的详细对 比,将 l147站的样品合成到 l148 时代的碳酸盐沉积研究。1999年ODP184航次在南 站 中 样品的平均时间分辨率约 l4.3ka。 海 5个站位上钻孔 17口,取得了自渐新世以来的五 碳酸盐含量的测定采用胜利油 田管理局和海安 千多米连续岩心 ].为研究南海新生代以来的碳酸 石油科研仪器厂生产的岩石碳酸盐测定仪GMY 盐沉积历史提供了大量高质量材料。车文是对南海 III,在实验室利用定量的稀盐酸 (10m1)和定量的样 北部 ODP184航次 1147和 l148两站位中新世 24 品(约 200rag)进行反应 ,生成的CO:气体由电子气 Ma以来的碳酸盐进行分析的初步结果,主要 目的 压计测出。为了减小时间、温度、气压的变化对实验 是了解南海晚新生代以来碳酸盐沉积的演变历史, 结果造成的影响,采用标准碳酸钙(分析纯)与盐酸 探讨南海碳酸盐沉积的控制因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