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火用]传递分析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前景的展望.pdf
24 应用能源技术 2010年第2期(总第 146期)
对炯传递分析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前景的展望
张明智。张 汀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
摘 要:介绍了大甩传递理论的发展、及 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现状。分析了炯传递的研究方法,
将研究方法大致分两类即侧重于理论研究和侧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着重介绍了大用传递理论
分析在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电力系统的火用传递研究应开展的方向即最终达到节能
的 目的。
关键词 :火用传递 ;研究方法;电力系统;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咖 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3230{2010}02—0024—03
TheProspectOutlookofExergyTransfer
ApplicationonElectricPowerSystem
ZHANGMing—zhi,ZHANG Ting
(SchoolofEnergyPowerandM~.hanicalEngineering,NorthChina
ElectricPowerUniversity,Baoding071003,Hebei)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developmentofexergytransferandhteresearchstatusare concemed.
Th eresearchmehtodofexergytransferisnaalyzed,which isparted in twofields:oneisfocusedon
hteoreticalresearchand~%rlohteris013engineering.Theexergytransfer’Susageinelectricfieldisatkegreat
partinthispaper。Inhteend,htegoalofexergytransferresearchisproposedhtathteenergysavingmust
beachieved.
Keywords:Exergytransfer;Researchmehtods;Electricsystem;Developingdirection
1 炯传递理论的发展 守泰教授把 “Exergie”译为 “媚”。
随着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建立,人们 炯传递研究始于 1961年,Gaggioli局域炯平衡
对能量的本质有 了深刻认识 。能量具有 “质”与 微分方程的建立。在炯传递研究的形成过程中,
“量”的双重属性,炯便是能质的度量。炯理论的 相继提出了 “炯传递”的概念,其中有代表性的一
研究始于 l9世纪。1868年,英国人 Tait首先通过 是 1985年Soma—J结合热力学能量传递和转换理
第二定律的研究提出了 “可用性”(Availabilily)的 论,根据 “能量超越方程 (EHE)”,首次从数学意义
概念。1871年,英国人 Maxwell发展了这一概念, 上建立了炯传递方程;二是王松平以热力学体系
采用 了 “可用能”(AvailableEnergy)这一术语。 的一般炯 函数为基础推出了普通化的炯传递方
1956年,南斯拉夫学者 Rant统一了有效能的命 程。两者单纯从数学意义上提出炯传递概念,对
名,创造 了一个新词:Exergie。1957年,德国Eisner 炯传递的广义性缺少具体描述,由此带来了认识
教授来华讲学,把这个概念引入我国,夏彦儒、王 和识别上的困难。三是 1992年 DunbarW R等人
从纯理论方面以流动流体的炯普通表达式为基
收稿 日期:2OO9—12—0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