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半钟声到客船——谈声音和波的传播
武际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唐朝人张继写的诗 《枫桥夜泊》。张继是天宝十二年 (公元 年)
753
的进士,他作的诗传世的不多,在诗坛上也不算第一流的大家,但他的这首诗却
入选在历朝历代的唐诗选中,成为脍炙人口的绝唱。
对于这首诗,历史上有不少人评论,都认为很美。宋朝欧阳修在他的《诗话》
中却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唐人有人云:半夜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
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欧阳修肯定了诗句之佳,然而三更是否打钟时,颇
引起后人的一番议论。南宋初的王观国在《学林》中写道:“世疑半夜非钟声时,
观国案,《南史》文学传丘仲孚,吴兴乌程人,少好学,读书常以中霄钟鸣为限。
然则半夜钟固有之矣。”后来南宋叶梦得在他的 《石林诗话》中说:“欧公尝病
其半夜非打钟时,盖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寺,实夜半打钟。”他们说明早在唐以
前的南朝,晚在唐以后的南宋,苏州一带都有半夜打钟的习俗。欧阳修的指责,
不过是少见多怪而已。
与此同时,人们还找出在唐诗中谈到半夜钟声的诗,张继而外,还大有人在。
如比张继早的张说,就在 《山夜闻钟》诗中有: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在于鹄的 《送宫人入道归山》诗中有: “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维山半夜钟。”
白居易有:“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有:“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
松山半夜钟。”陈羽有: “隔水悠扬午夜钟。”
读着这许多诗句,我们可以想象,那悠扬的夜半钟声,可以从山上传到客船,
可以隔河传到彼岸。更进一层,在皇甫冉的诗句里有:“秋水临水月,夜半隔山
钟。”这使我们可以想象那悠扬的钟声甚至可以隔着一座山传过来。
唐诗中不仅有这么多的诗写到半夜钟、夜半钟、午夜钟,还有写到夜间的笛
声、琴声。如于鹄有:“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白居易有:“江
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白居易还有一首著名的长诗《琵琶行》诗句
开头几句用“秋索索”、“江浸月”交代了秋天和月夜的背景,然后说:“忽闻
水上琵琶声”,再就是“寻声暗问弹者谁”,说明白居易同那位弹琵琶的人还是
隔着一段距离的,所以需要“寻声暗问”,最后才得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
琵琶半遮面”,才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一段故事。在唐诗
中很少有人写白昼、正午的钟声、笛声、琴声。这绝不是单纯为了追求优美的词
句而“递相沿袭”。宋代人说“恐必有说耳”,意思是说:这么多人写半夜钟声,
怕自有它的道理。从张继的 “枫桥夜泊”到现在已有 多年了,在这段漫长
1200
岁月中,科学的发展证实张继等人的写法非常符合科学道理。在这许多诗句中,
概括了一个科学事实:夜间的声音传得远。
夜间声音为什么会传得远呢?一种说法是:夜深人静了,背景噪音小了,人
更易于分辨远处传来的声音。这当然是一个因素,但它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这得
从声音是怎样地传播说起。
首先,声音是声源的振动扰动了空气,扰动以波的形式往出传。设想声源是
地面上空的一个点,空气中的波是以它的密度不同往外传递,如果空气中各点的
声速是相同的,由这个点传出的声波的波前是一个球面,声音传播的方向认为是
和波前垂直的方向即半径的方向。现在设声音在大气中不同高度传播速度不同,
这时波前就不再保持球面,而发生畸变;相应的,声音传播方向也不再是球半径
的方向,而是拐了弯,这种声音传播道路拐弯的现象,也称为声折射现象。白天
同夜间,声音传播远近不同,就是由这个折射现象产生的。
其次,在地面附近空气中,声速 ( / )和温度 (℃)的关系,可近似
c m s t
表为
=( + /℃) ·-1
c 331.450.61tm 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