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路面-1AC-20试验路总结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天高速安康东AD-MO2合同段 沥青混合料中面层AC-20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设计依据 1 三、设计理念 1 1 目标配合比设计 2 1.1 原材料性能 2 1.1.1 沥青 2 1.1.2 粗集料 2 1.1.3 细集料 3 1.1.4 填料 4 1.2配合比设计 5 1.2.1确定设计级配 5 1.2.2确定最佳油石比 5 1.2.3混合料性能检验 6 1.3结论 7 2 生产配合比设计 8 2.1 原材料性能 8 2.1.1 沥青 8 2.1.2 热料仓集料 8 2.1.3 填料 8 2.2 配合比设计 8 2.2.1 确定设计级配 8 2.2.2 确定最佳油石比 9 2.3 结论 10 3 配合比验证 10 3.1 施工机械配置 12 3.2 施工工艺 3.2.1 中面层混合料拌合 12 3.2.2 混合料运输 13 3.2.3 测量放样 13 3.2.4 松铺系数 14 3.2.5 混合料的摊铺 15 3.2.6 沥青混合料碾压 15 3.2.7 施工接缝的处理 17 4 试验段现场有关检测结果 18 4. 1 压实度 20 4. 2 渗水 21 4. 3 平整度 21 4. 4 外观评价 22 5 结论 23 一、工程概况: 十天高速安康东AD-M02合同段,主线起始桩号为K39+510-K89+867,长度为50.357km,旬阳连接线起始桩号为LAK0+000-LAK12+222.19,LBK0+027.447-LBK2+502.555,长度14.697km,由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 二、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5、《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指南》(陕高速函【2009】519号) 三、设计理念: 本地区公路自然区划分为Ⅴ1,气候分区为1-4-2区。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水量在5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主要气候特点为:冬季温湿润,夏季炎热;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故设计理念为:主要考虑路面的抗车辙及渗水性能,兼顾考虑抗弯拉情况。 我标段于4月11日上午在K79+900-K80+100段右线进行了AC-20中面层试验段的铺筑。4月12日进行了现场试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现对本次试验路的铺筑加以系统、全面地总结。 1 目标配合比设计 1.1 原材料性能 1.1.1 沥青 本试验路段采用SBS(I-C)改性沥青,其技术性能指标经检验结果如表1-1所示。 SBS(I-C)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试验结果 表1-1 试验指标 单位 要求值 实测值 试验方法 针入度 0.1mm 60-80 63.0 T0604-2000 延度(5cm/min,10℃) cm ≥35 37.0 T0605-1993 软化点(环球法) ℃ ≥70 81.0 T0606-2000 运动粘度(135℃) Pa.s ≤3 1.80 T0625-2000 针入度指数 - -0.4 -0.24 T0604-2000 相对密度 - 实测值 1.034 T0603-1993 闪点 ℃ ≥230 278 T0611-1993 溶解度 % ≥99.0 99.7 T0607-1993 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质量变化 % ±1.0 -0.54 T0610-1993 残留针入度比 % ≥60 77.8 T0604-2000 残留延度(5℃) cm ≥20 21 T0605-1993 1.1.2 粗集料 粗集料产地为安康二里石料厂生产的碎石,其规格为19.0~26.5mm、9.5~19、4.75~9.5mm、2.36~4.75mm四档规格料,检测结果列于表1-2~表1-3。 表1-2 试验指标 单位 要求值 实测值 试验方法 19-26.5mm 9.5-19mm 4.75-9.5mm 2.36-4.75mm 压碎值 % ≤22 - 20.9 - - T0316-2005 洛杉矶 磨耗损失 % ≤30 - - 19.6 17.6 T0317-2005 表观 相对密度 ≥2.5 2.664 2.656 2.661 2.658 T0304-2005 毛体积相对密度 2.628 2.618 2.616 2.610 T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